新疆油田:大动脉的“眼睛”不能花

2020年03月14日21:13  来源:人民网-新疆频道
 

新疆油田重油公司监控应急班班长王新强正在记录监控资料。 

3月12日,新疆油田重油公司监控应急班班长王新强上岗后的第一件事就是翻看工作交接记录,当看到采油作业五区6637站输出泵维修完毕正常运转后,他这两天惦记的事终于有了着落。

3月8日凌晨3点,已经驻站值守40天的王新强,和上一轮监控员刚刚交接完毕上岗不到一个小时,突然发现监控屏上采油作业五区6637站大罐曲线有异常。王新强结合多年的工作经验立即判断出:输出泵的定子坏了。

虽然已进入后半夜,但险情不容耽误。王新强立刻拨通了调度室巡检人员的电话。正在值班室待命的巡检班两名同事确定好井号、站号后,第一时间奔赴现场。

现场检查,果然是输出泵的定子磨损严重,导致机器“空转”原油运输不出去。巡检员将备用泵启用、故障泵停运后返回调度室,与王新强进行了现场处理交接,这时已经是凌晨4点半。

备用泵变成了生产泵,损坏泵必须第一时间修复成为备用泵,这是设备管理规定。但天黑不能作业,距离白天还有几个小时,王新强深知一台泵应急生产的危险,如果这个备用泵再坏,就必然会造成溢罐,影响16口油井的正常生产。疫情期间,安全生产就是最大的驰援抗疫,50岁的王新强戴上老花镜,生怕眼花“放过”隐患。

“漫长”的5小时终于过去了,备用泵很“争气”地正常运转着。监控人员第一时间联系作业区巡检人员,及时更换了故障泵的定子,恢复了正常运行。

“如果再晚发现1小时,后果不敢想象。”作为监控室应急班班长王新强知道抗疫期间,每一口油井产量都不容小觑。6637站的险情及时发现,不仅保证了16口井产量的平稳,更避免了溢油造成的环境污染。

但是让王新强发愁的是,远程监控的“眼睛”偶尔也有“失明”的时候。

疫情期间,作业区528站无线电台损毁,因疫情人员无法到位进行维修,王新强和同事只能每隔3个小时,行程近40分钟,到现场检查大罐液位和泵运行是否正常。虽然“眼睛”坏了,但是他们用“腿”完成了监控任务。

“人减少了,但责任绝不能减少。”王新强说,虽然戴上了老花眼,但作为油田生产的“监控眼”,什么时侯都不能眼花。值守现场的40天里,他们通过远程监控发现了4起隐患,用“眼睛”保证了油田大动脉的畅通、安全。(杨楚怡)

(责编:陈新辉、马亮)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