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是经济发展的“晴雨表”,也是社会繁荣的“稳定器”。近年来,阿克苏市不断加强就业监测管理,积极做好就业保障服务工作。截至目前,农村“4050”富余劳动力已实现2.15万人稳定就业。
3月23日,在阿克苏市托普鲁克乡南金木业有限公司生产车间里,工人们干劲十足,一派忙碌的劳动景象。
“家里只有我一个劳动力,年纪又大,不能去远的地方就业,来到南金木业有限公司工作以后,每个月能拿3500块钱,离家又近,还能方便照顾家人,感谢党和政府的好政策,让我可以在家门口就业。”阿克苏南金木业有限公司员工左热古丽·阿布都热合曼高兴地说。
像阿布都热合曼·艾合麦提一样,左热古丽·阿布都热合曼也通过村“两委”和“访惠聚”驻村工作队牵线搭桥,在家门口实现了就业,她上班后,既“富了口袋,又活了脑袋”,家庭收入稳中有升。
阿克苏南金木业有限公司总经理曾新强说:“工厂现在有230名员工,90%吸纳的是当地前来就业的‘4050’人员,平均工资在4000元左右,为那些年龄比较大的,不方便出远门的当地的富余劳动力提供一个就业平台,这也是我们企业的责任和担当。”
劳动力稳定就业工作,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举措。近年来,阿克苏市托普鲁克乡充分挖掘农村“4050”劳动力就业潜力,把乡村干部、“访惠聚”工作队和社会事务协理员混合编组,对辖区“4050”劳动力进行逐户摸排,建立用工需求台账、就业岗位台账和培训需求台账,促进岗位精准对接,做好就业引导服务,确保有意愿、有能力的农村劳动力实现长期稳定就业。
阿克苏市托普鲁克乡副乡长黄玲表示:“托普鲁克乡针对‘4050’人员文化水平低、缺乏劳动技能和就业意识不强的实际,开展‘国家通用语言+专业技能+法律知识’组合式培训,激发就业内生动力。同时,紧盯农业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实体,依托乡镇巴扎、村级创业点、零工市场等载体进行岗位对接,及时跟进就业推荐、就业政策指导等服务,实现人岗匹配,确保富余劳动力就地就近就业。”
据了解,阿克苏市农村“4050”劳动力共有2.15万人,就业2.15万人,其中市辖区内就业18775人,市辖区外就业2736人,已实现100%就业。(闫泽伟 闫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