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网新疆电力驻村帮扶:石榴村结出“团结果”

2020年11月17日12:32  来源:人民网-新疆频道
 

4月9日至10日,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在和田地区策勒县技工学校举行现场招聘会,面向贫困户提供就业岗位。图为招聘会结束后,为招聘人员举行的欢送会。黄俊珲 摄

“现在的幸福生活离不开党的好政策,也离不开一批批第一书记、工作队员的辛苦付出。”“自从‘访惠聚’工作队来到我们村,我们村喜事连连,每家每户都与工作队员们结了对子,第一书记带领村民实施了脱贫攻坚和富民安居工程,修起了羊圈,搞起石榴种植和特色养殖,将村里的特色农牧产品带出了沙漠,成了远近闻名的‘石榴村’。欢迎来我们村做客,尝一尝我们的‘团结果’,看一看这里的新变化,感受一下新时代农牧民的幸福生活。”

这些真挚朴实的话语,源自新疆和田策勒县策勒乡巴什玉吉买村党支部书记、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麦麦提热伊木·买买提明近日写给国家电网公司的一封感谢信。国家电网公司党组制定实施一系列援疆工作措施,国网新疆电力狠抓落实,用实干实绩架起党联系群众的“连心桥”,特别是持之以恒做好“访惠聚”驻村帮扶工作,为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贡献力量。

火红的石榴 红火的日子

巴什玉吉买村有310户1194人,都是维吾尔族,祖祖辈辈生活在这里,住的是土房子,靠种植玉米和麦子生活,2017年村民人均年收入不足4000元,被识别为深度贫困村。

2018年起,国网新疆电力选派国网新疆信通公司总经理助理李路民担任巴什玉吉买村驻村第一书记,带领村“两委”和驻村工作队员通过抓党建、保稳定、促脱贫,示范开展“支部+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扶贫养殖模式,让村民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李路民认真考察村情村貌、遍访贫困户,因地制宜制定帮扶规划,把石榴产业作为村里的脱贫主导产业来抓,并邀请自治区农科院等专家帮农户提高种植水平。通过微信朋友圈、抖音等平台开展宣传,联系采购商到村收购,帮助果农打开销路。

“因为有李书记的帮助,今年我家的石榴实现大丰收。”10月28日,看着源源不断的订单,村民买热木尼沙汗·麦提萨吾尔高兴地说。

国家电网天山雪莲“访惠聚”共产党员服务队帮村民采摘石榴。

可靠的电力供应是发展产业、村民增收的关键要素。国网新疆电力投资154.08万元,在巴什玉吉买村实施“煤改电”等工程,新建改造10千伏、0.4千伏线路3.26千米,新增配变1台,总容量200千伏安。

有坚强可靠的电力做支撑,巴什玉吉买村依托当地丰富的石榴资源创办了石榴酒加工厂,年产值达500万元。在国网新疆电力“访惠聚”工作队的帮助下,四川“乡巴佬”集团投资1.2亿元在村里建厂,成立“帮帮兔”合作社,为村民提供就业岗位100多个。

“驻村工作就是要多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多做暖民心、聚民心的工作。”李路民说。

为解决群众困难诉求,巴什玉吉买村成立群众工作站,建立第一书记谈心日,每家每户与工作队结成了对子,持续开展心理疏导;组织村民开展“民族团结一家亲”、全国文明乡镇创建等活动,有力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现在的生活越来越好,在家门口就能有一份稳定的收入,还能照顾到家里的孩子们,太感谢你们了!”热依汗尼萨罕·托合提库尔班高兴地说。

热依汗尼萨罕·托合提库尔班是新疆“帮帮兔”种兔养殖基地的班长,她的工作是每天负责兔舍的消毒、打扫卫生,打疫苗和哺育小兔等。包户干部巴哈尔古丽介绍说:“热依汗尼萨罕家里只有她一个劳动力,两个孩子一个6岁,一个9岁,2018年以前没有稳定收入来源,只有几亩地石榴、红枣,基本是靠政府补助度日,偶尔打点零工维持一家的生计。”

2019年,经工作队包户干部介绍,热依汗尼萨罕·托合提库尔班学到了种兔的饲养及防疫技术,顺利的成为“帮帮兔”养殖基地的一员。

在工作队的帮助下,她不仅掌握了一门技术,更是在家门口就能有一份源源不断的收入,每天中午、晚上都可以回家照看孩子,非常方便,她对现在的工作很满意、很开心。

“在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的大力帮助下,我们村56户贫困家庭全部脱贫摘帽,全村人均年收入超过万元。现在,家家户户都搬进了宽敞的富民安居房,用上了安全方便的电采暖,电力公司还在家家户户门前装了太阳能灯……”“又到了收获的季节,遍布全村的石榴树已经挂满了红红的石榴,过上了以前想都不敢想的好日子。”麦麦提热伊木·买买提明在给国家电网的感谢信中这样写道。

帮助村民养殖兔子。

持之以恒做好“访惠聚”驻村工作

2014年启动“访惠聚”驻村工作以来,国网新疆电力累计向策勒县派出5支“访惠聚”驻村工作队109名队员,向包括巴什玉吉买村在内的8个深度贫困村派出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和第一书记根据每个贫困家庭的实际情况,分别制定措施,在扶贫攻坚方面精准发力。

策勒县策勒镇亚博依村村民阿那尔古丽参加了驻村工作队在村里举办的计算机技能培训班,到村委会工作后说:“以前我只是在家带孩子,现在每月有1500元的工资,感觉自己的人生价值提升了。”

国网新疆电力“访惠聚”驻村工作队采取与当地联合办学的方式,免费提供试验台等教学设施,先后派出30余名电力培训师轮流到策勒任教,帮助426名贫困村民开展电工、焊工、计算机等技能培训并考取证书,拓宽贫困群众就业增收途径;制定农牧民夜校工作计划,全面提高村民的普通话水平,为他们外出务工、经商打下基础。

产业扶贫,变“输血”为“造血”。近年来,国网新疆电力帮助驻村点乃至策勒县招商引资投入累计近3亿元。依托行业优势,驻村点打造以劳保服装厂、电杆厂、电力安全工器具厂、电力辅助设施加工厂为核心的电力产业洼地,协调解决产品销售渠道,带动本地稳定就业达795人。

特设就业岗,专招贫困户。今年4月,国网新疆电力加大精准就业扶贫力度,面向策勒县贫困户提供1000个外包业务就业岗位和50个高考学生“定向”委培计划,助力贫困户通过劳动致富。

国网新疆电力积极探索推进消费扶贫实践,将贫困村特色农产品推向国网电商平台和“爱如电”App,组织扶贫农产品进食堂、进工会慰问品名单等活动,在贫困地区和消费市场之间架起桥梁,推动贫困地区特色林果及农产品“走出去”。截至9月底,该公司已完成消费扶贫2354.5万元。

“帮钱帮物,不如帮助建个好支部。”驻村工作队和第一书记着力加强帮扶村党组织建设,与村干部“一对一”结对帮带,不断提升党员的党性修养和管理能力,积极向村民宣传党的方针政策,不断发展壮大党员队伍。

据统计,自开展“访惠聚”驻村工作以来,国网新疆电力累计在全疆安排“访惠聚”驻村工作队71支共688人,直接帮扶77个贫困村10.47万人。累计帮助37个贫困村5784户2.3万名贫困户脱贫摘帽。国网新疆电力也连续4年被评为自治区“访惠聚”优秀组织单位,并获得2019年自治区脱贫攻坚组织创新奖,4个工作队被评为自治区“访惠聚”优秀工作队,23名队员被评为自治区“访惠聚”优秀驻村工作队员。(余艳春、吕辉)

(责编:李龙、韩婷)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