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援疆教師丨教師節特稿:一樣的教師節 不一樣的情懷

2020年09月10日19:37  來源:人民網-新疆頻道
 

深度融合“傳幫帶”

今年,南京市江寧區共有11名援疆教師來到新疆特克斯縣參與支教工作。杭慶祥便是其中一位,杭慶祥是南京市高中物理學科帶頭人、江寧區高中物理杭慶祥名師工作室主持人,來到特克斯縣高中后,他率先開設示范課,輸出優質教育資源和先進教育理念,和當地老師深度融合,制定教法,在一點一滴中努力提高學校的教學質量。

物理教師美麗·卡了木汗是杭慶祥的徒弟之一,隻有兩年教齡的她在備課、上課等環節虛心向師傅學習,共享備課資料,在新課導入、問題生成和小結拓展等方面,他們細心琢磨,反復推敲,力求達到最佳教學效果。美麗·卡了木汗覺得,杭慶祥的問題教學法,非常值得學習,能夠以問題為突破口,激發學生的思維,讓學生積極參與到討論中來,提高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

美麗說:“有比較才知不足,知不足才能有進步。援疆教師為我們帶來的不僅僅是教學內容的優化與創新,更是教學理念教學方法的突破。”

干貨滿滿結碩果

今年四月中旬,常州市第二批援疆支教團五位援疆教師抵達尼勒克,開展支教工作。受疫情影響,援疆教師正式入校開展教學已是五月中旬,在短短一個多月內時間裡,常州“支教團”與尼勒克縣武進實驗學校九年級的全體教師一起用心、用情,高效的教學“干貨”不僅讓尼勒克縣武進實驗學校的孩子們掌握了一些高效率學習方法,還盡可能把一些先進的教學理念和方法留在當地。

援疆教師孫春霞到校后,恰逢年級組裡一位語文老師休產假,孫春霞毅然扛起了整個九年級三個班的語文教學,一周二十一節課,外加教科室的行政工作,孫春霞沒有絲毫怨言。

課務繁重,時間有限,學情不容樂觀,為取得更好的效果,孫春霞沒有沿用自己多年來熟悉的復習模式,而是為學生“私人定制”了一套復習計劃:自編講義、精選練習、調整難度、精准指導,以最適合學生的復習內容,堅持“日清”,累積進步,取得了最實在的復習效果。

在潘紅娟的班裡,很多孩子英語基礎薄弱,面對中考,信心不足。來自金壇區茅麓中學的潘紅娟知道建立信心是當務之急,而讓課堂“干貨滿滿”是建立信心的關鍵。為此,她精心設計了一套易於掌握的英語寫作方法,從如何建立結構,到怎樣抓關鍵詞,再到使用常用句式,由淺入深,強化訓練,很多孩子很快掌握了英語寫作的竅門,英語學習的興趣更濃、信心更足了。

在孩子們眼中,來自常州二十四中天寧分校的劉建龍老師風趣幽默,和藹可親。孩子們都樂意喊他一聲“龍伯”。一堂示范課上,劉老師用一曲化學版《青花瓷》,深深吸引了聽課的師生。平時的課上,劉老師也總用風趣幽默的語言,將化學知識與生活現象巧妙結合,努力激發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

短短一個多月,本屆九年級學生在中考中取得了巨大的進步,高中錄取率超過全縣平均水平,得到上級領導和學生家長的高度認可。

第十批援疆教師是一個最美逆行者團隊!突如其來的疫情沒能阻擋他們赤誠的援疆之心,每個援疆教師的背后也都有一個默默犧牲和奉獻的家庭。可是大家一致認為:祖國哪裡需要他們,他們就到哪裡去!他們不忘初心,克服一切困難,都毅然踏上了援疆之路。

目前,從學前教育到義務教育再到高中教育,名校長、學科帶頭人、骨干教師領銜,江蘇省“組團式”教育援疆為伊犁構建了完備的一站式教育體系。第十批江蘇援疆干部有志而來,更會有為而歸!(顧敏霞、李濤、秦磊)

(責編:李龍、韓婷)

熱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