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产自销到八成外销
新疆“大果盘”香飘四方
近年来,新疆林果产品日益受到全国消费者青睐,已经从过去的以自产自销为主,转变为每年超八成的果品外销,林果业已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产业。
数据显示,2018年—2020年,全疆年均外销果品640余万吨,占年产果品总量的80%以上,新疆瓜果飘香全国。
扩规模 面积产量双增长
新疆素有“瓜果之乡”的美誉,然而新疆林果产品也曾长期面临“叫好不叫座”的尴尬局面,在国内其他地区市场鲜有身影。除了距这些地方路途遥远这个客观因素外,还与产业化发展落后、果品质量参差不齐、品牌建设滞后等因素有关,林果资源优势没有转化为经济优势。
为推动林果资源优势转换,新疆加快林果业发展步伐。到2020年,种植面积达到1850万亩,果品总产量达845万吨(不含兵团)。
目前,新疆林果种植面积已占全国林果种植面积的13%,基本形成了南疆环塔里木盆地林果主产区和吐哈盆地、伊犁河谷、天山北坡三个林果产业带,其中,红枣、葡萄、香梨的面积和产量排全国第一,核桃排全国第二。
为破解市场销售难题,新疆加快林果产业化发展步伐,推动果品生产、加工和销售等相关产业不断发展。
在提升产业化经营水平上,企业积极参与林果产品加工、运输、保鲜和市场营销,延长产业链,形成林果产业集群优势。在科技创新上,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实现“产业化+高科技”。在市场流通体系上,开展疆内收购、疆外销售“两张网”建设,建成24个较大林果交易市场,疆外销售网点新增6069家。同时发挥援疆机制作用,推进“十城百店”“大仓东移”“疆果东送”等工程建设,有效打通了新疆林果在疆外市场销售渠道,为新疆林果走出去打下坚实基础。
提品质 “新疆味道”更香甜
8月下旬,莎车县阿拉买提镇苏盖提力克村种植的730亩新梅陆续成熟上市。“我种了6亩新梅,今年长得特别好,一亩地可以收入七八千元。”村民努尔麦麦提·托克荪说。
苏盖提力克村2015年开始种植新梅,最初由于没有技术和管理经验,新梅品质和产量都达不到要求,市场反馈并不好,很多村民打了退堂鼓。村里协调技术员指导村民科学种植,很快新梅质量大幅提升,最终赢得市场认可。同时,村里还成立合作社,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的订单模式,对新梅种植、销售进行统一管理,朝着产业化方向发展。如今,苏盖提力克村的新梅凭借优良品质,远销北京、上海、深圳等地,部分特级新梅还销售到东南亚市场,带动村民走上增收致富路。
从无人问津到受市场欢迎,苏盖提力克村村民种植新梅的经历,就是新疆林果业发展的缩影。依托科学种植、标准化管理、产业化发展,新疆越来越多的林果产品从自产自销走向国内国际市场,在产量和品质上都达到了高水平,获得了市场的认可。
近年来,自治区启动实施林果业提质增效工程。商品果率由2017年的60%提高到2020年的85%,主产区核桃白仁率由30%提高到80%,香梨、苹果、葡萄又吃到了“小时候的味道”。
此外,新疆坚持生态健康的绿色生产方向,在林果施肥、浇水、喷药及收获等各个环节,严格执行绿色果品生产相关标准,实现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同时,通过开办农家乐、采摘园、赏花节等促进产业融合发展,大力发展绿色生态旅游,带动当地经济发展。
谋未来 布局产业新发展
蓬勃发展的新疆林果业,不仅提升了林果产品的美誉度和市场占有率,也使果农从中大大受益。“十三五”期间,新疆果农林果人均纯收入达到6155元,南疆四地州果农林果纯收入占其收入的51.7%。
“十四五”期间,新疆把林果业列入重点发展的十大产业之一,面对发展新机遇,新疆积极谋划推动林果业高质量发展。
在产业布局上,进一步推进林果区域化布局调整和品种更新升级,做优红枣、核桃、葡萄、苹果、香梨、杏等传统优势品种,做精杏李、新梅等鲜食品种,大力引进和改良适宜新品种,推广适应市场、消费者喜好的品种。
在提质增效上,进一步巩固规范化管理成效,推进标准化生产,加强林果技术体系建设,进一步提高新疆林果产品知名度、美誉度和影响力。
在“两张网”建设上,积极探索建立从地州市、县市区到乡镇、村组的交易市场,建设一批林果产品加工物流园和交易市场,织密果品收购网络。
在支持企业发展上,鼓励林果企业建立生产基地,推进生产、加工、运输、销售一体化发展,培育一批农民专业合作社,推进自主运营、规范经营,构建现代化林果产业体系。
未来几年,新疆林果种植面积计划稳定在1900万亩,同时进一步提升果品质量,使优质果品产量占总产量的60%以上。届时,新疆林果产品将更甜、更香,“瓜果之乡”金字招牌将越擦越亮,更多的果农走上增收致富的幸福道路。(曹华)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