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兴旺聚人心

2021年06月14日23:00  来源:人民网-新疆频道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伴随着雄壮激昂的旋律,台上台下演员与村民挥舞着红旗,饱含深情放声高唱,将新疆阿瓦提县英艾日克镇文艺晚会推向高潮。

这是一场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各“访惠聚”驻村工作队组织的专题文艺汇演。演出集歌曲、舞蹈、快板、杂技、小品、情景剧表演为一体,“草根艺术家”与专业演员、工作队员、支教老师与农民演员同台演出,表达了各族群众对精神文化生活的新期盼、新追求。

近年来,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各“访惠聚”驻村工作队从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出发,不断创新文化活动形式和载体,在乡村振兴中探索文化润疆在基层实践的有效途径。

文化塑形 基层文化阵地建起来

“参观党史馆,重温入党誓词,心灵受到了触动。作为一名党员,我要肩负起责任,传承红色基因,时刻起到先锋模范带头作用!”“五一”期间,阿克苏市自然资源局干部牟美带着家人来到也克力村党史馆参观,深有感触地说。

2018年,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投资400万元与英艾日克镇共同建设以党史教育为主题的村党史馆,占地10亩,展厅面积385平方米,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展示中国共产党成立、发展、壮大的辉煌历程。开馆以来,累计接待参观者85000人次。

在几公里外的苏盖特艾日克村,同年竣工投入使用的还有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投资1500余万元建设的乡级标准化文化设施——英艾日克镇文化中心,建筑面积5000平方米,文化大礼堂、乡史馆、动漫厅、舞蹈排练厅、图书阅览厅、健身房一应俱全。文化中心面向群众常年开放,活动火了、人气聚了、群众乐了,成为各族群众人人都愿去、想去的地方。

农村文化阵地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乡村文化振兴的重要依托。在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各“访惠聚”驻村工作队、第一书记所在的32个村,通过年年加大对文化建设的投入,实现了基层文化阵地全覆盖。

喀什地区麦盖提县希依提墩乡英阿瓦提村建设了文化中心广场,央塔克乡乌依鲁克村建设了文化活动中心、玉奇于孜莫村建设了刀郎大舞台;莎车县阿瓦提镇墩买里村建设了图书馆、萨格达克库木村建设了民族团结文化广场、协海尔巴格村建设了文化活动室;和田地区墨玉县喀瓦克乡巴什科瑞克村建设了文化中心舞台、前进村建设了文化之家、阿热勒村安装了LED大屏、巴什喀瓦克村建设了文化长廊……

随着时代的发展,基层文化阵地建设日益完善,文化活动更接地气,形式多样、异彩纷呈。

阿瓦提县英艾日克镇帕万拉村建起1公里长的恰鲜拜商业文化一条街、苏亚依迪村建起了青少年动漫体验城、恰其村建起了农家书院、拉特勒克村建起了红色影院、也克力村建起了文化体育公园……

“我一直渴望去一趟北京,和天安门、长城合影留念。这不,愿望实现了!”墨玉县阔喀瓦克乡滚鲁克阿日希村村民艾尔肯·图迪看着自己“穿越”到天安门和长城与家人的合影,露出腼腆的笑容。公共数字文化智能服务活动是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依托中央财政专项资金,为改善南疆公共文化数字服务滞后状况,推动实现基层网络服务共建共享而实施的一项文化惠民工程。自2019年开展以来,惠及南疆四地州149个乡镇、362个村,为基层群众提供高效、便捷、丰富的数字文化服务环境和资源,精准对接各族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精神文化需求。

2017年以来,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在使用好原有文化设施基础上,为“访惠聚”驻村点投入4000余万元,建成各类文化阵地71个,其中,文化场馆22个、院室站点49处,配备设备59套。2021年,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着力推进乡村文化大院示范点建设,截至5月,打造文化大院示范点55个。

在这些乡村文化阵地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得到充分展示。

形成机制 农村文化活动火起来

文化的力量,总是“润物细无声”地融入社会政治经济中。迈入新时代,文化要发时代先声,吹响时代前进的号角,展现时代日新月异的风貌,乡村文化大有可为。

2020年春节,在麦盖提县希依提墩乡英阿瓦提村“村晚”现场,“巍巍昆仑风雪响,滔滔江水向前方……”工作队员、新疆艺术剧院歌舞团歌唱家陈新一曲《祖国》,赢得热烈掌声。

像这样的“村晚”活动,已成为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各“访惠聚”驻村点的固定节目,是全年“我们的节日”系列文化活动的组成部分。工作队员、文化能人、普通村民广泛参与,自编自导自演,排演出舞蹈、小合唱、独唱、民族乐器弹唱、模特表演等精彩纷呈的节目,深受各族群众喜爱。

走进阿瓦提县英艾日克镇帕万拉村,二十四节气农民画墙绘映入眼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随处可见。在打造“我们的节日”系列文化活动中,各工作队颇有心得,将文化传承与重大节庆相结合,围绕春节、中秋节、古尔邦节、国庆节、中国农民丰收节等节日,通过歌曲大家唱、广场舞、文艺演出、经典诵读、体育健身竞赛等一系列接地气的主题活动,将“我们的节日”打造成培育社会主流价值、传播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文化载体。

从孩子抓起,工作队发挥乡村文化能人作用,开展丰富多彩的青少年文化活动。阿瓦提县英艾日克镇玉斯屯克栏杆村组织文化带头人开展 “国学微课堂”进校园活动;苏亚依迪村让学成归来的文化骨干开设中华古诗词、书法、舞蹈培训课……各工作队利用寒暑期,组织返乡大学生和文化活动积极分子成立“文化志愿服务队”,开设假期作业班、特长班,带领青少年诵读红色经典、观看红色影片,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送到青少年身边,激发青少年爱祖国爱家乡的热情。

2017年以来,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发挥后盾作用,从人才支持、活动支持、政策支持、资金支持等方面入手,常态化推进驻村点文化建设,先后派出文化表演、乐器培训专家346人次、投入资金204万元,帮助各工作队培训参演群众9300余人,编排群众喜闻乐见的节目73个,举办演出891场,观众达10万人次。

同时,以点带面,面向基层特别是南疆农村,倾注更多的文化资源,安排12支文艺小分队常年巡演,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开展流动图书馆和流动博物馆下基层服务,惠及各族群众。

文化活动如火如荼,群众参与热情高涨,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滋养中,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深入人心。(新疆访惠聚)

(责编:李欣洋、韩婷)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