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鲁木齐电力夫妻:“爱情最好的模样就是与你并肩作战”

2020年08月10日11:41  来源:人民网-新疆频道
 

8月6日,王小博和同事在研究施工方案。宋德义 摄

8月5日下午14时,国网乌鲁木齐供电公司城区第三供电服务中心的赵菁在午饭间隙拿起手机,看看有没有丈夫王小博发来的信息。新一轮疫情防控工作开展以来,这对80后夫妻随之投入抗疫前线,已在岗位坚守20余天。

王小博有三个“家”:离单位10多公里,少有时间回去的自己的家;每次到电网工程建设现场,有时赶不回来,工地是他临时的家;疫情下,夫妻二人有许多天是在各自的单位度过的,单位成了两人常住的家。

夫妻俩一个负责工程建设管理,一个负责用电检查。自疫情防控战打响以来,在乌鲁木齐供电公司建设部负责工程建设计划与基建信息系统应用管理的党员王小博忙碌在施工现场,妻子赵菁驻守保障前线,他们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奉献着并快乐着。

“人在现场才能放心”

7月16日晚21时,赵菁为加班归来的丈夫准备了晚餐,还没拿起筷子,夫妻俩就收到单位的紧急通知,两人不约而同起身开始收拾行囊,准备回到各自的岗位。

大战当前,他们3岁大的女儿果果成了夫妻俩放不下的牵挂。由于工作忙碌,女儿平时由父母照顾,只有周末才能接回来团聚,如何向父母和女儿解释这场不知归期的分离,两人沉默对望。

时间不等人,王小博拨通电话,还未解释出口,父母先给二人宽心:“我知道是啥事,你们放心去忙,果果我给你们看着,别担心我们,做好防护,好好工作!”

“对不起宝宝,等过了这段时间,一定好好陪你。” 王小博和赵菁已经不知道这是第几次给女儿许下承诺,不想做食言的父母,但是也不能做不负责任的战士,电力铁军就要有铁一般的纪律和担当。

一到工作岗位,王小博就高速运转起来,特殊时期,电网建设项目施工进度受到了一定影响,从工程进场手续、人员物资的协调到后勤保障都需要做大量的工作。

为了及时准确掌握每个一线施工人员的驻地防疫工作、人员身体状况、生活防疫物资储备等情况,需要每天早晚逐一电话询问,此外还要同相关部门协调工程现场各个环节,王小博日均通话都在百来个,最高记录达到200通。

“在提前安排施工进度和计划的同时,还要叮嘱他们要带好口罩,做好个人安全防护!每一通电话都要反复强调做好安全防护的重要性,同事都笑我变得越来越啰嗦了。”王小博笑道。

为了不耽误工期,王小博按要求办好相关通行证明后,每天早上9点从单位出发,跨越近40公里到达位于达坂城的施工现场。“特殊时期,人在现场才能放心。”王小博说。

施工过程中,他既充当了“顶梁柱”的角色,也是工程现场施工防控两不误的“安全卫士”。

57公里,是达坂城施工线路的长度,也是王小博每天都要检查一遍的距离,分布在戈壁滩上十几个施工作业点的现场安全和施工质量,是他最关心的事情,一旦发现施工作业点出现不合格的地方,为人和善王小博就出格的较真:当场留下来和施工人员一起处理,近40度的戈壁荒滩,顶着烈日和达坂城特有的大风,时常一干就是2个小时,直到确认无误。“任何工作都不能将就。”王小博说。

“他特别严格,只要发现我们因疏忽防疫和安全措施不到位,就会板起脸来。”现场施工人员说,一开始他们都不太习惯,后来也就慢慢理解,这样的严肃,都是对大家的保护。

“保障一线,我们义不容辞”

“刚收到信息的时候,我根本没有犹豫,保障一线,我们义不容辞,家庭的困难,我可以克服。” 赵菁说。

作为妻子,赵菁给予丈夫最大的理解和支持,她在自己的岗位上同样兢兢业业。“咱们谁也不掉队!”分别前,赵菁给王小博打气,随后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中。

赵菁负责城区第三供电服务中心疫情期间的用电检查、防疫物资保障、各项协调工作和线损指标监测,到岗第一个晚上,她就忙了个通宵:保电场所的核对统计、抢修人员及车辆的出入办理,重点用户的确认,第二天一早,拖着疲惫的身体,赵菁将梳理好的重点客户、保电场所和部分区域的通行证交给同事们,紧接着立即投入其它区域的通行证办理协调工作中。

“要做就要做到最细致,不能因为任何工作上的不到位影响供电保障。” 赵菁说。

用电检查、一户一册的制定审核、电量负荷监测、抢修工作中的客户沟通……这些构成赵菁的日常,看似普通的工作,每一项都为电网安全运行和用户可靠用电保驾护航。

战斗在防控保障一线,是责任,是担当。但作为母亲的赵菁,却对孩子有着说不出的愧疚“只能每天晚上挤出来几分钟跟家里打个视频电话,了解一下孩子的情况,想做的太多,能做的太少。” 赵菁说。

不善表达的赵菁,为了弥补女儿,在不长的休息时间里,忙着用手机搜罗大大小小的平台,为女儿寻找她最爱吃的奶酪棒,“这是我目前唯一能为她做的事情,答应一起吃她最爱的蛋糕也没实现,从来没觉得一起吃东西这么简单的愿望,会变得这么奢侈。”

20天来,夫妻俩唯一的一次见面,是赵菁为客户换完表路过王小博单位门口,短短几分钟的见面。“好好吃饭,好好照顾自己。”赵菁简短的嘱咐后两人匆匆作别。

“如果自己不是电力人,不会理解丈夫的忙。” 赵菁说,“作为电力工作者,我们身上都有更重的担子和更大的责任,我们是夫妻,也是战友,我理解他也支持他。”

他们,是奋斗在防疫情、保供电一线的一对平凡夫妻,不同的岗位,同样的信仰,让他们在这个没有硝烟的战场,挺身向前,守护着一份平安,用实际行动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默默奉献着自己的力量。(肖雨婷、宋德义) 

(责编:李龙、马亮)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