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村级集体经济发展“闲置资源多、创收形式单一、发展后劲乏力”等问题,新疆吉木乃县以党支部为引领,突出重点,分类施策,逐步破解村集体经济发展难题。
因地制宜出招,一村一策“开方”。以“三资清查”“土地确权”工作为抓手,对全县41个行政村集体土地、林地、大口井、房产、牲畜、机械等经营性资产进行全面排查造册,“一村一策”制定村集体经济创收方案。针对集体资产充足,得不到合理开发,资产租价低廉的村,组织发改、财政、农业农村、文旅等部门单位定点帮扶指导,采取公开招标、自主经营、单位(企业)兜底等方式,规范运作,盘活资产,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针对基础差、底子薄、资源资产匮乏的集体经济薄弱村、空壳村,全面清理非法开发、擅自扩编、低价租赁等土地,由乡(镇)党委统一划拨,采取流转土地、入股参与、保底分红等方式,全面消除集体经济空壳村。
支部统领强基,典型引路“造血”。 推进村党组织带头人队伍优化提升行动,实施村级人才“回引”计划,将12名会致富、能致富的带头人选任村支部书记,将15名种养殖大户、外出经商务工、复转军人选进村“两委”班子,为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奠定人才支撑。以村党组织为核心,专业合作社为支撑,以群众增收致富为目标,打造“一核多元”村集体经济发展体系。结合各村资源优势,按照“一村一品、一乡一特”的原则,培育一批旅游民宿、科学养殖等示范项目,打造成“党建促脱贫”孵化培训基地,实现村级集体创收、群众增收。
建章立制固本,跟踪服务“祛瘀”。建立完善村集体经济发展考核机制,纳入乡(镇)党委书记和村党组织书记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的重要内容,采取年初制定目标、期间跟踪指导、年底考核问责等方式,压实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责任。建立由县委组织部牵头,发改、农业农村、民政等部门齐抓共管的季度联席会、现场指导会、技术培训会等制度,集中协调解决村集体经济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8个,开展技术指导培训12场次,推动村集体经济良性发展。(郭夫军、于娇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