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4日,天鹅在阿勒泰科克苏湿地追逐嬉戏。近年来,随着阿勒泰地区生态环境的改善,每年春秋两季,大量鸟类在迁徙途中来此休整。阿尔达克·拜斯汗 摄
9日,距乌鲁木齐市近百公里的东道海子,一队灰雁从天空轻盈滑落在如镜的水面上,涟漪扩散处,白鹭独观倒影,赤麻鸭掌拨清波。“每年从3月开始,新疆的天空就热闹起来,数百万只候鸟陆续北归。”自治区林业和草原局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处调研员曹杰说。
新疆地处重要鸟类繁殖地西伯利亚和鸟类越冬地南亚次大陆之间,是候鸟迁徙的必经之路。新疆观鸟会理事长苟军介绍,3月初,在巴音布鲁克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灰雁、大天鹅已翩然而至;当下金眶鸻、大白鹭正陆续收翅于各处星星点点的湖泊湿地;不久后,黑颈鹤将重归阿尔金山。
“近年新疆各地鸟类数量总体上升,雁鸭类最明显,栖息地环境改善和人们保护意识的增强是重要因素。”苟军说。
“新疆约有300种候鸟。”中科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鸟类研究专家马鸣说,“目前国内三大候鸟迁徙通道:东亚—澳大利亚、中亚—南亚、东非—中亚(西亚)线路均与新疆有关。”
相当一部分大天鹅会留在新疆湖泊湿地繁殖,绿翅鸭休养生息约一个月后,则继续飞往西伯利亚。但无论停留还是继续前行,新疆都为它们提供了一个安心的“家”。
乌鲁木齐河从天山北坡流经乌鲁木齐、五家渠等城市,最终汇入东道海子。上游河道治理、城市污水处理系统提标升级等一系列举措,让东道海子的水鸟得以安享家园。“去东道海子时,光我周围就能看到400多只鸟,水很干净,没有异味。环境不好也不会有这么多鸟了。”观鸟爱好者侯翼国说。
随着艾比湖区域养殖、捕捞、放牧等人类活动的停止,鸟类品种增至267种,包括遗鸥、波斑鸨等全球性濒危鸟种。马鸣说:“这其中70%的鸟都是在此补充体力后继续北行的旅鸟,艾比湖生态环境的向好保证了这些旅鸟可以安全到达西伯利亚。”
“新疆全面实行河(湖)长制,落实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河流湖泊环境得到明显改善。”自治区河(湖)长制办公室负责人刘洪祥说。昆仑山下,一度消失又因塔里木河生态输水重现的台特玛湖,如今湖面达500平方公里,红嘴鸥翩跹翻飞。塔河沿线连续4年进行胡杨林区生态补水,迢迢而来的纵纹角鸮,“家”中枝繁叶茂。
每年春天,蓑羽鹤沿南亚次大陆北上,一路历尽艰辛,险象环生。可只要进入新疆,它就能得到人类最大限度的庇护。“我们以零容忍态度严厉打击破坏野生动物资源违法犯罪活动,保护野生动物资源。”自治区公安厅森林公安局副局长赵文新说。(刘东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