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在博斯腾湖大河口西海龙宫水上乐园体验水上乐趣。年磊 摄
在“大众旅游”时代,旅游业发展迎来新机遇。博湖县以此为契机,融入“旅游+”模式,秉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把生态文旅资源转化为绿色发展势能,成功探索出一条将保护与发展、传承与创新、开放与合作相结合的全域旅游博湖模式。
全域旅游让“诗与远方”不再遥远
文旅融合是旅游目的地实现全域旅游的重要途径。
文化是旅游最好的资源,旅游是文化最大的市场。“文化+旅游”如何为全域旅游赋能,让“诗与远方”不再遥远?博湖探索出了一条创新的路子——以文塑旅,让景区充满“文化味”,以旅彰文,让旅游助力文化传承。
博湖县的巧妙在于“以节造势,构建全域旅游大格局”。
围绕“民俗、水、渔、芦苇、沙、西游”等文化元素,开展了开湖节、冰雪节、萨吾尔登故乡文化艺术节、芦苇文化艺术节、野生苇菇采摘节、正月十五文化庙会、赛马大会、美食大会等一系列活动,以节会聚人气促发展的格局初步形成,“五节三会”作为博湖全域旅游中的重要一环已经深入人心,进一步提升了“中国西海·博斯腾湖”这一核心旅游品牌的影响力和知名度,不断培育丰富了文化旅游产业内涵。
每年5月或6月,博斯腾湖周边的群众都要自发组织传统的开湖节,以爱护湖水、保护生态环境、追求生活幸福为主题,表达人们对大自然恩惠的答谢,是人与自然和谐生存的写照。犹如一张精致的名片,展现了博湖的水文化、渔文化、沙文化、芦苇文化、东归文化、西游文化、非物质文化的精髓,把博湖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推介给了五湖四海的游客。
冰雪节以深度融合的冬季特色旅游系列产品,让游客尽情体验博斯腾湖冬季的独特魅力。近年来,博湖县着力打造的博斯腾文化旅游品牌,将文化与旅游有机结合,整合优势资源,深耕“博湖味道”,讲好“博湖故事”,与相继推出“早晚来博湖”系列策划,通过积极谋划和主动引导,打造出了独特的全域旅游示范区品牌。
全域旅游视角下“博湖味道”充满风情
9月17日,走进博湖县西海龙渔村农家乐,农家乐负责人路洪一边忙着准备食材,一边招呼着游客,来往的游客在享受特色鱼宴的同时体验着渔乡的别样风情。
随着博湖县乡村旅游的快速发展,特色餐饮的“农家乐”成为博湖县乡村一道亮丽的风景和对外宣传的一张名片,吸引了众多游客。
路洪在博湖生活以及工作过程中见证博湖旅游业飞速发展的她,便萌生了开农家乐的想法,于是路洪去各地实地考察,先后去了浙江、上海、广东等地。经过实地考察学习,她总结只有走绿色生态发展之路才是长远之计。2017年8月路洪依托博斯腾湖景区的区位优势,在218国道旁开了一家生态园鱼庄,开业就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品尝。
农家乐推出特色全鱼宴、农家风味小吃等,深受顾客们的喜爱。从取材到成品上桌,游客们可以看到所有材料及加工过程,让游客吃得开心,吃得放心。
美食是乡愁符号,“博湖味道”总会让你流连忘返。
博湖年年举办“美食节”,从视觉、味觉的直观感受,到产业文化的发展感悟,博湖美食节承载的不仅是农业丰收、农民富裕沉甸甸的喜悦,还承载着各族群众对全域旅游、乡村振兴发展的期盼。
博湖县文化体育广播电视和旅游局党组书记苟秀君介绍,博湖县按照“乡镇各具特色、一村一品”的要求,灵活运用“景区+农户”“生态+文化”“农庄+游购”等模式,因地制宜建设各具特色的民宿、休闲农庄、星级农家乐等,真正让游客吃上农家饭、住上农家屋,充分体验博湖民俗文化和乡村风情。
全域旅游化“美景”为“金山银山”
从2019年开始,博湖县以“花海经济”为媒推进乡村旅游,助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集约乌兰再格森乡1400亩土地,打造集观光、采摘、餐饮、休闲驿站等为一体的田园综合体。多彩的花海、秀美的乡村、如织的游人与灿烂的笑脸,成为乌兰再格森乡这个季节最灿烂最美丽的风景。
“赏花旅游是博湖县的特色旅游项目,仅去年7—9月到这里赏花的游客就超过2万人次。”9月17日,乌兰再格森乡党委书记赵霞兴奋地说,乌兰再格森乡通过优美的田园风光,让千亩花海成为了众多网红打卡地。
入秋以来,查干诺尔乡3000多亩向日葵竞相绽放,一眼望去遍地金黄,金灿灿的葵花与绿色田园交相辉映,呈现出一幅生态乡村的美丽画卷。
游人走进大自然的怀抱,呼吸着新鲜空气,闻扑鼻花香,拍照嬉戏,不亦乐乎,“人在花中游,花在人边俏”的花海景致,已成为一张靓丽的博湖名片。
近年来,博湖县鼓励农民适时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因地制宜地开展以恰玛古、向日葵、油菜花为主的赏花旅游产业,打造固定赏花线路,并在线路上设立特色餐饮、小型便利店、停车场、水冲式厕所、景观平台等相应的旅游设施和服务。
看着家门口的“花海”被越来越多的游客“打卡”,周边各村也开始积极鼓励村民发展农家乐、民宿。
乌兰再格森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安俊经营一家农家乐,一家的年收入从过去不到1万元增加到10多万元,花海经济也带活了当地土鸡蛋、蜂蜜、手工布鞋、民族刺绣等土特产品的销售。
目前,博湖县共有农家乐72家,带动农牧民直接就业1200余人,间接就业6000余人,人均增收8000余元,全域旅游的红利正在稳定持续释放。
“我们通过在1600亩果园里套种油葵、油菜、牡丹等具有观赏的农作物,让游客春踏青、夏赏花、秋摘果、冬赏雪,最终形成集休闲度假、观光旅游、农事体验于一体的旅游新业态。”才坎诺尔乡党委书记梁国泉表示,把赏花旅游融入现代农业的发展中去,不仅增加了土地产出率,还扩大了其品牌影响力。
博湖县委书记肖牛表示,近年来,通过不断探索,博湖已形成了“全景、全业、全时、全民”的特色全域旅游发展道路。充分发挥旅游业“一业牵动百业兴”的效应。博湖连续五年出台关于旅游业发展资金奖补办法,特别是今年拿出6000万元引导支持产业发展,形成了旅游与各产业之间融合共建的良好局面,旨在实现将博湖打造成为巴州人民的“休闲地”、疆内游客的“必选地”、内地游客的“向往地”这个全域旅游发展目标。(周海霞、郭城 、罗志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