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新疆阿勒泰市委副書記、代理市長余明海多了一項特殊而重要的工作——學滑雪。“會滑雪,才能真正和天南海北的雪友交朋友,了解他們的需求,體驗他們的感受,更好地服務於他們,宣傳好城市。”12月19日,余明海說。
在阿勒泰市,學滑雪、會滑雪,是對機關干部和市民的號召,更是普及冰雪運動、大力發展冰雪經濟的需要。在這座一年中有半年都被冰雪覆蓋的城市,一抬頭就能看見不遠處將軍山上的滑雪場﹔街頭行駛的出租車上,幾乎全是滑雪場的廣告。
“阿勒泰地處北緯40度—50度的黃金滑雪緯度,擁有雪中極品的‘粉雪’,發展冰雪產業極具競爭力。”新疆阿爾泰旅游發展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阿勒泰市阿爾泰山旅游有限公司董事長史志強介紹,他的另一個身份是阿勒泰市將軍山滑雪場負責人。
兩年前,國家氣候中心把“中國雪都”的國家氣候標志授予阿勒泰市。氣象觀測顯示,這裡降雪期達到179天,冬季積雪深度31.3厘米,為全國之最。
然而,白雪並不天然就是資源。在阿勒泰市老人的回憶裡,以前的房門是朝裡開的,以防大雪封門。大雪后,常常道路阻斷、出行艱難。那時,雪是災,是煩惱。
“白雪變白銀”是近些年才出現的。2009年,阿勒泰市開始在將軍山上建滑雪場。隨著“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銀山”發展理念深入人心、“三億人上冰雪”的號召日見成效以及2022年北京冬奧會的成功申辦,全國冰雪熱讓“人類滑雪起源地”阿勒泰市煥發活力。
當冰雪不再只是冰雪時,當地人發現了新財富的所在。
阿勒泰市將軍山滑雪場是國內唯一的城市中的滑雪場。2018—2019年雪季,將軍山滑雪場接待游客數超過30萬人次,其中30%以上是疆外雪友。一個冬天能來這麼多外地游客,這是阿勒泰市從前根本不敢想的。
“以前,阿勒泰市酒店賓館床位數是2000多個,入住率50%左右。現在有6000多張床位,冬季入住率在80%以上,有的在95%以上。”史志強自豪地說。現在,落地阿勒泰市的大小酒店有20多家,還有多家在建。2019年,一家內地投資商斥資40多億元,在將軍山滑雪場周邊建設集滑雪度假、休閑觀光、消夏避暑、戶外運動為一體的綜合性國際滑雪度假區,預計2021年建成投用。
滑雪場、滑冰場、酒店、餐飲……冰雪產業鏈條不斷延伸,帶動三產快速發展。現在,阿勒泰市三產產值佔比已達73%。當地喊出的口號是:冬季旅游要超過夏季旅游。目標已觸手可及。
“城市中的滑雪場”已為人熟知,“滑雪場中的城市”正在叫響——市區周邊出現了多個滑雪場,延伸業態也日益豐富,為各滑雪場提供強大的服務支撐。
“我們累計投入資金50多億元,加快旅游基礎設施建設,冰雪產業基礎設施不斷完善,形成了以將軍山滑雪場、烏希裡克野雪公園、野卡峽國際滑雪場等為依托的冬季旅游新格局。2018—2019年雪季接待游客167.9萬人次,實現旅游收入19.3億元,同比分別增長44.6%和91.2%。”阿勒泰市文化體育廣播電視和旅游局黨組書記王魯江介紹。
“人類滑雪起源地”“中國雪都”“中國滑雪之都”“自治區冬季冰雪旅游經濟發展核心區”……阿勒泰市的這些名頭越叫越響,獲得的榮譽越來越多:中國滑雪十強、區域最具特色滑雪場、2020年冰雪旅游十強縣(區)……今年11月底,阿勒泰市又上榜“2020中國冬季休閑百佳縣市”,名列第十。
“阿勒泰市高質量發展的方向就是發展冰雪經濟。”余明海說,阿勒泰市有更大的目標:打造成世界冰雪旅游目的地、世界冰雪運動目的地。
孩子就是未來。從2018年起,阿勒泰市把冰雪運動作為特色體育課,讓全市中小學生都免費上滑雪課。現在,已累計有2萬多名中小學生上過滑雪課。這是“中國雪都”崛起的人才庫。
暢想未來的阿勒泰人更像詩人。王魯江站在街頭,展望城市的發展:“如果條件成熟,可以在城市中建滑雪道,像共享單車一樣,設置多個滑雪板領取存放點,市民和雪友能在城市中滑雪,觀賞街景。”他描繪的未來,美如畫卷。(任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