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逢鄉裡的巴扎日,賈春鋒都會抽時間去轉一轉。
和其他人逛巴扎不同,賈春鋒逛巴扎時,衣兜裡總是裝著一個小本本。他把在巴扎上看到的200余種商品一一記在本子上。這些商品中有多少是縣上生產的,有多少是鄉上生產的,還有多少是村裡生產的,他都標得清清楚楚。
賈春鋒是自治區稅務局派駐新疆墨玉縣烏爾其鄉阿瓦提村第一書記,來村裡后,他一直保留著這個習慣。
“通過觀察我發現,巴扎上賣的商品基本是鄉裡、村裡群眾需要和認可的。我把它們分類統計出來,就是想從中給村裡的貧困戶尋找一些商機。”賈春鋒說。
分類統計的結果,讓賈春鋒心生感慨:“200多種商品,墨玉縣本地生產的還不到10%,鄉裡、村裡生產的更是少之又少。”
賈春鋒發現巴扎上的麻仁糖銷量很好,由此,他想到了村裡的1660畝核桃和需要增收的貧困戶。
阿瓦提村是墨玉縣遠近聞名的核桃種植村,家家戶戶都有核桃樹。近些年,隨著墨玉縣林果業提質增效工程的實施,阿瓦提村核桃的品質也不斷提升。核桃產量增加了,但農民的收入卻沒有增加。核桃銷路不暢,不少核桃被村民當成土特產放在了家裡,沒有實現從產品到商品的轉換。
“麻仁糖銷量好,制作工藝簡單,阿瓦提村有不少上了年紀的人都有制作麻仁糖的技術,何不以此為切入點,把村裡的核桃產業發展起來呢?”賈春鋒想。
說干就干,賈春鋒立即組織村干部討論此事,大家一致投贊成票。
很快,村干部就帶領村裡的貧困戶建起了核桃初加工合作社。
“核桃去殼加工成核桃仁后,每公斤售價增加了十多元。”村民古麗·熱合買提開心地說。
核桃初加工合作社運轉正常后,賈春鋒和村干部又把目光瞄向了麻仁糖加工廠。
建工廠,廠房和設備都需要資金,除去扶貧資金和派駐單位的支持,還有一部分資金缺口,怎麼辦?賈春鋒想到了免抵押免擔保的財政全額貼息貸款。
“我們把村裡的致富帶頭人和本村會制作麻仁糖的手藝人聯合起來,吸納了十幾個貧困人口,爭取到了50萬元的財政全額貼息貸款。”賈春鋒說。
擅長制作麻仁糖的貧困戶阿不都吾甫爾·阿不都熱合曼主動申請加入麻仁糖加工廠,成為股東之一。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加工廠很快建成並投產,因為產品工藝精湛,口味獨特,很快打開了銷路,不僅在鄉裡的巴扎上受到熱捧,還銷售到了周邊縣市。
10月18日,記者見到阿不都吾甫爾時,他正和賈春鋒一起給村裡的麻仁糖和其他農產品拍照代言。阿不都吾甫爾告訴記者,在工作隊和派駐單位的幫助下,村裡的麻仁糖等已經在網絡平台上架,走出新疆,銷往福建、廣東等省市。
“現在廠裡每天可生產麻仁糖300公斤,還不斷有新的訂單。加工廠已帶動村裡31名貧困人口就業,不僅年底能分紅,大家平時還能在工廠上班,每個月有1500—2000元的固定收入。”阿不都吾甫爾說。
在麻仁糖廠上班的村民努爾·買買提樂呵呵地說:“現在我家已脫貧,今后的日子會像麻仁糖一樣甜!”
“今年阿瓦提村的核桃產量達259噸,收入比去年增加260萬元,戶均增收9500元。阿瓦提村已建成核桃初加工和核桃食品加工的閉合產業鏈。”賈春鋒用略帶自豪的語氣說。(王新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