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荒漠戈壁到千畝果園 看看依也勒干村的致富路(決戰決勝脫貧攻堅新疆策)

馬亮、李龍

2020年07月09日11:24  來源:人民網-新疆頻道
 

走進新疆阿克陶縣皮拉勒鄉依也勒干村林果基地,綠意盎然,瓜果飄香,很難想象幾年前這裡還是一片砂石遍地的荒漠戈壁。“以前這個地方全都是戈壁灘,工作隊來了以后,把技術人員找過來開發土地,還建了村上樂園旅游項目、科目三訓練場地,現在我們村的發展很好,感謝黨,感謝工作隊。”聽說媒體採訪,村民停下手中修剪的活,迫不及待地向記者表達了真摯的感情。

林果基地。馬亮 攝

地處帕米爾高原東麓、塔裡木盆地西緣的新疆阿克陶縣,是全國“三區三州”重點縣之一,也是新疆10個未摘帽貧困縣。其中,皮拉勒鄉依也勒干村自然條件惡劣、貧困人口基數大、全村土地貧瘠、水資源高度緊張。“我們想脫貧,但不知道干什麼,害怕干、怎麼干”,這是自治區紀委監委駐阿克陶縣依也勒干村“訪惠聚”工作隊在走訪過程中聽到村民反映最多的問題。

為此,工作隊通過深入調研、征求民意,確定了以“調結構、改品種、增效益”為突破點,以“集約化、規模化、產業化”為目標,以巴仁杏、杏李、桃子等為主的特色林果產業和牛羊育肥產業為主導的特色產業發展路子。

“我們村聘請了專門的綠化部門進行高標准的統一綠化,通過發展林果業帶動旅游業、養殖業等產業興起。”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紀委常委、自治區紀委監委駐阿克陶縣“訪惠聚”總領隊、駐依也勒干村第一書記阿迪力·艾力表示。

經工作隊反復協調,解決了本村與鄰縣村長達20余年的地界糾紛,收回閑置土地近4000畝,並通過換土施肥、林果栽培、滴灌鋪設等方式,將戈壁改良成沃土,種植的各類果樹成活率達93%。“基地已完成種植區域3000畝,主要以巴仁杏、西梅、桃子三個品類為主,同時打造以沙棗、核桃為輔的防護林,還拿出680畝地建設水上樂園旅游項目。”阿迪力·艾力說。

林果基地道路上隨處可見大大小小的石頭。馬亮 攝

發展就是讓村民得到實惠。村裡成立林果技術服務合作社,聘請116名護林員,培養為技術服務、日常管護的骨干,68名貧困戶還承包了林果基地,實現了“村集體有增收、農戶有產業、務工有渠道”。

據了解,隨著林果基地初具規模,生態效益、經濟效益得到初步顯現,帶動了一批項目落地。以林果基地為主,已經打造了包括科技、養殖等為一體的產業,帶動貧困戶就業超過200人。此外,工作隊還投入2000余萬元,引進了水上樂園項目,打造集餐飲、娛樂、休閑觀光為一體的農業休閑觀光旅游綜合體,屆時將吸納本村30人以上勞動力就業。

聊起這些年的經歷,阿迪力·艾力坦言每一步都不容易,“好日子不會從天降,不拼不干,哪來幸福?”當初為打消老百姓疑慮,工作隊專門邀請新疆林科院等部門作為技術指導,開展測土配方,結合本地實際,制定了林果基地建設規劃和土地改造方案。同時,工作隊、村“兩委”分組反復入戶走訪,與村民交流探討、統一思想,讓村民發自內心理解“幸福是奮斗出來”。

林果基地簡介旁的石頭上印刻著“幸福都是奮斗出來的”字樣。馬亮 攝

針對部分群眾無法離家就業的現狀,工作隊以增量提質為重點,大力發展村級小微企業,搭建就近就業“載體”。陸續建成了駕校實訓基地、面粉廠、木材加工廠、屠宰場、砂石料場等15家小微企業,成為遠近聞名的“小微企業產業園”。

新一批自治區紀委監委“訪惠聚”工作隊駐村3年來,大力發展林果、蔬菜、畜牧業,推進農牧業產業化、合作化、規模化,按照“一村一業、一戶一方案、一人一崗位”的要求,著力把該村打造成林果、旅游為主要產業的招牌村。2020年,預計該村農民人均純收入將達到萬元以上。

人心聚了,笑容多了。“不僅脫貧摘帽,更要讓村民過上好日子。”這是阿迪力·艾力駐村后最大的心願,也是全疆駐村干部共同的心願。

阿迪力·艾力接受採訪。馬亮 攝

(責編:楊睿、馬亮)

熱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