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拓寬就業渠道上求突破、發展特色產業上做文章、培育致富帶頭人上下功夫,在脫貧攻堅鞏固提升工作中,從改變群眾生活的每一件事著手,才能真正走進群眾心裡。”6月10日,布爾津縣委組織部駐闊斯特克鎮喀拉墩村“訪惠聚”工作隊隊長、第一書記王剛說。
目前,新疆1.2萬多個“訪惠聚”駐村工作隊7.6萬余名駐村干部正奮戰在脫貧攻堅一線,用激情與赤誠踐行駐村諾言,用拼搏與奉獻推動脫貧攻堅,贏得了群眾的信任。
接續奮斗 牢記幫扶責任
“連接村民家平坦寬闊的柏油路、錯落有致的安居房、扶貧車間裡機器的轟鳴聲、通往縣城的村村通客車……”走進於田縣喀拉克爾鄉博斯坦艾日克村,一幅新時代鄉村風貌畫卷映入眼帘。
3年前,自治區交通運輸廳道路運輸管理局派駐博斯坦艾日克村第一書記濮傳文到村裡時,村路坑坑窪窪,村民住房也很簡陋。“短短3年間,村裡舊貌換新顏!”濮傳文參與並見証了這場巨變。
和濮傳文一樣,富蘊縣委宣傳部駐庫爾特鄉達拉阿吾孜村“訪惠聚”工作隊隊長、第一書記葉爾肯別克·哈依沙也在脫貧幫困的道路上奮斗著。
“我們村130余座大棚裡的菜最近幾天就要集中上市了,品種比較多,看你們能不能定點批發我們的蔬菜……”6月10日一大早,葉爾肯別克就來到富蘊縣城新天地集貿市場,與果蔬批發商洽談,不到半天工夫,就有5家果蔬批發商確定收購該村的大棚果蔬。
“果蔬大棚規模化種植搞起來后,我們要做自己的品牌,把生態農業做大做優,讓村民獲得更多收益。”葉爾肯別克說。
修道路、育產業、發展庭院經濟……2019年,達拉阿吾孜村人均純收入1萬元以上,村集體經濟收入超過25萬元,村民日子越過越好,脫貧攻堅成效不斷鞏固。
合力攻堅 探索發展路徑
過去,阿合奇縣哈拉奇鄉哈拉奇村是個窮窩窩。如今,村裡已發生了很大變化。3年來,華能新疆能源開發有限公司“訪惠聚”駐村工作隊隊長、第一書記郭維忠積極爭取各類資金,發展千畝沙棘林、油雞養殖、金銀花種植產業,實現了整村脫貧退出目標。如今又與新疆農業大學農林牧科學院深度合作,大力提升牧草種植、畜牧養殖水平,積極試種“北花一號”金銀花品種和青貯玉米,不僅讓哈拉奇村實現了脫貧,還推動哈拉奇村持續發展。
一個個第一書記,有效統籌資源、整合力量、疊加優勢,凝聚了強大的幫扶工作合力。
“扶貧從來不是一個地方、一個單位的事,需要凝聚方方面面的力量,形成各界凝心聚力助脫貧的合力。”6月10日,自治區黨委統戰部派駐莎車縣恰爾巴格鄉庫特其村第一書記李勇說。
2018年1月,李勇與自治區黨委統戰部6名干部,奔赴莎車縣恰爾巴格鄉、依蓋爾其鎮的6個深度貧困村任第一書記。為支持村裡發展產業,幾年來,自治區黨委統戰部累計投入500余萬元,今年又投入96萬元開發公益性崗位96個。
針對庫特其村人多地少、經濟基礎薄弱的狀況,自治區黨委統戰部因地制宜,幫助村裡發展“菜籃子”工程。這幾年,僅給庫特其村就投入100萬元,提供種、管、育、摘、送等“一條龍”服務,提升蔬菜品質,提高蔬菜產量,增加村民收入。
建強組織 積蓄后備力量
“如何建強基層黨員干部隊伍,充分調動其主觀能動性,提高基層黨組織的戰斗力?”沙灣縣第五小學駐烏蘭烏蘇鎮下四宮村“訪惠聚”工作隊隊長、第一書記吳德仁駐村之初就在思考。
吳德仁把培養村“兩委”能干事、會干事、干成事的本領作為一項重要工作任務。一方面,讓工作隊隊員與村干部結成“一對一”幫帶對子,並實行混編領崗、捆綁考核,推動工作隊隊員毫無保留地教方法、傳經驗﹔另一方面,主動給責任、壓擔子,讓村干部在實踐中錘煉本領。
像吳德仁一樣,扎根在鄉村的第一書記們,積極探索行之有效的辦法措施,幫助所駐村強班子、帶隊伍、建制度、促規范,成為固本強基的“指導員”。
“我們村有114名黨員,如何將這些黨員凝聚在一起,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是我們必須面對的課題。”6月11日,哈密市文化體育廣播電視和旅游局駐伊州區五堡鎮博斯坦村“訪惠聚”工作隊隊長、第一書記林海波說。
為充分發揮基層組織作用,村裡每周五組織黨團活動。“我們村老黨員多,我們在大力培養年輕黨員干部的同時,充分利用老黨員工作經驗豐富、在群眾中威信較高等優勢,成立了‘村級事務管理服務團’,由他們出面幫著群眾解決一些難題,獲得群眾一致好評。”林海波說。(張婷 韓沁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