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上的新疆声音

蒋平安委员:治理“白色污染” 不欠新账多还旧账

陈新辉

2021年03月10日11:08  来源:人民网-新疆频道
 

全国政协常委、民革新疆区委会主委、新疆农业大学校长蒋平安。受访者供图

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整治入河入海排污口和城市黑臭水体,提高城镇生活污水收集和园区工业废水处置能力,严格土壤污染源头防控,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

地膜是重要的农业生产资料,具有增温、保墒等功能,能有效提高农作物产量和品质,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作出了重大贡献。全国政协常委、民革新疆区委会主委、新疆农业大学校长蒋平安指出,近年来,在国家的支持下,各地高度重视农田残膜治理,农田“白色污染”扩大的势头得到了有效遏制。但还存在地膜使用过泛,残膜回收机制不健全等诸多问题,地膜污染已成为制约农业绿色发展的突出环境问题。

作为长期关注农业农村发展的全国政协委员,蒋平安每年的重要提案都与农业有关,通过不断地深入调研,他掌握和大量相关资料,“以新疆为例,由于缺乏有效的残膜回收技术,地膜平均残留量是全国平均水平的4-5倍,‘白色污染’严重。”蒋平安说。

蒋平安认为,农田地膜泛用滥用给社会带来巨大的环境成本,推进地膜污染防治,加强农业生态环境建设,对深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巩固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成果,促进生产生活方式绿色转型具有重要意义。“农田残膜污染治理不能等,我们的目标是不欠新账,多还旧账,不把难题留给子孙后代。”蒋平安说。

为此,蒋平安建议,一是推进地膜使用源头减量。开展地膜覆盖技术适宜性评估,针对不同作物科学降低农田地膜覆盖度,提高地膜使用效率,降低农业生态环境污染。同时,加大高强度地膜研发力度,加强可降解地膜产品和技术跟踪,制定完善评价标准体系。

二是加大机械化回收残膜补助力度,完善残膜回收机制。进一步加大对残膜污染治理的资金支持力度,推动残膜回收机械的推广应用发展。设立回收网点,加快、改进回收再利用企业和回收网点的建设。试点探索“谁生产、谁回收”“谁经营、谁回收”的农膜生产者、经营者责任延伸机制。

三是加强残膜回收作业机械研发改进力度。设立残膜回收机械装备研发和改进创新专项资金,鼓励多方参与,联合攻关,以技术与装备创新为突破口,通过相关技术集成示范,为农用残膜污染治理提供重大技术和装备支撑。

四是建立残膜回收、处置、利用产业链,研究残膜资源化利用、无害化处理路径。加强残膜处理技术研发,改进残膜清洗设备,完善清洗流程。在有条件的地区支持开展回收残膜再利用技术试点工作,进一步加大资源化利用范围。

五是捆绑使用项目资金,综合施策,加强监督管理,健全回收体系,督促责任落实,切实提高回收率。将残膜污染治理同人居环境整治、高标准农田建设等项目结合起来,将地膜回收补贴与其他惠农政策相捆绑,统筹资金使用。严厉打击非标地膜流入市场、田地等违法行为。建立农田地膜回收利用长效机制。在适宜地区推广头水前揭膜、苗期揭膜等技术措施,提高残膜回收率。

(责编:杨睿、韩婷)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