挪了“穷窝”还得拔掉“穷根”,莎车县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带领村民发展温室大棚种植,帮助村民增收致富,做好易地搬迁“后半篇文章”。
在莎车县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团结村的蔬菜种植基地里,技术员正在教村民们如何防治病虫害。得益于科学的技术指导和温室大棚智能控制系统的有效管护,大棚内西红柿、辣椒、豇豆等蔬菜长势喜人。
“蔬菜长得很好,卖的价格也高。”团结村村民阿布都热合曼·图尔荪已经卖出了9000多块钱的大棚西红柿,剩下的蔬菜采摘后还能卖出7万元。
今年,莎车县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利用国家扶贫政策资金修建了100座温室大棚。在此之前,当地搬迁群众从未接触过温室大棚。为了让村民尽快掌握种植技术,从播种到采摘各个环节,当地都会专门请来技术员对村民进行培训,手把手指导村民。
阿布都热合曼·图尔荪说:“今年第一次尝试温室大棚种植,技术上有很多困难。管委会从山东请来技术员给我们教技术,我们的菜长得很好。”
由于经营不错,阿布都热合曼在政府免费提供的一个温室大棚基础上又自主承包了三个温室大棚,成了村里的种植大户。先富带后富,阿布都热合曼还雇用了其他村民帮忙打理大棚,被雇用的村民既能在家门口稳定就业,还能同时学习温室大棚的种植管护技术。
易地搬迁,搬得出是手段,稳得住、能致富才是目的。目前,莎车县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已通过发展温室大棚种植带动约100户550人就业,人均增收6000元。当地还成立了专门的销售队伍统一收购、批发售卖,吸引了更多的村民投身大棚种植,进一步扩大产业规模,逐步建起产业带动就业、就业壮大产业的长效机制,把易地搬迁“后半篇文章”做好、做实、做细。
“现在老百姓特别看好温室大棚种植,管理得也好。”莎车县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党工委副书记、主任热合曼·麦麦提说,老百姓享受到了实实在在的收益,对温室大棚种植的积极性越来越高,今后的日子将会越来越好。(王芳、米尔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