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硕果惠及“三地四方”——兵团第七师胡杨河市推进兵地融合发展纪实

2021年01月15日11:07  来源:人民网-新疆频道
 

在天山北坡经济带的中部,有一个由奎屯市、乌苏市和克拉玛依市独山子区构成的“三角区域”,由于兵团第七师及其各团场嵌入式散落在这一区域内,这片区域也被统称为“三地四方”。

七师胡杨河市党委牢固树立“兵地一盘棋,兵地一家人”思想,充分履行“三大功能”、发挥“四大作用”,与“三地四方”在疫情防控、维护稳定、民族团结、医疗教育、农业技术、文化交流等多领域实现了兵地共进,共同发展。兵地融合发展在不断创新与突破中实现跨越,融合发展的累累硕果惠及“三地四方”:兵地共建的137团——乌尔禾区兵地融合发展改革试验区、天北新区、乌苏市现代农业科技园区风生水起,在兵地融合发展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组织保证 高位推动

构建互利共赢融合机制

“树牢‘兵地一盘棋’思想,做到无事常来往、有事常商量”“要坚定不移在兵地融合发展上聚焦发力,以区域发展理念谋划和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要站在讲政治、讲大局的高度推动兵地深度嵌入、深度融合”……在七师胡杨河市的大小会议上,“兵地融合发展”成为高频词汇,映射着师市推进兵地融合发展的高度共识。

作为兵地融合主体,兵团肩负着使命,然而兵地融合工作是一项时间跨度大、涉及方面多、需要协调各方关系的巨大工程。如何强有力地推进“三地四方”兵地融合发展?

坚强的组织领导是推进兵地融合发展的前提和保证。七师胡杨河市的主要做法是抓住组织领导这个关键。

七师胡杨河市党委坚持高层推动交流,构建紧密的兵地统筹协调机制,在制度化、常态化、长效化上下工夫,成立相应的领导和工作机构,确保兵地融合有人抓、有人管。

“三地四方”成立了由兵地主要领导任组长的、涵盖经济社会发展10个领域的工作领导小组和6个专项协调组,进一步推动区域融合发展;设立了兵地融合发展办公室,抽专人负责兵地融合发展的日常工作;建立了两级兵地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协商研究、统一部署兵地融合发展实际问题和相关工作,遇到重大问题,双方随时协商解决;师市机关各部门、师市直属各单位主动与地方县(市)党委、政府及乡镇各部门建立了相关制度,确保各项工作统筹、协调开展,实现沟通联系全覆盖。

2016年2月5日,七师与奎屯市签署了《关于推进兵团第七师与奎屯市全面融合发展的意见》。随后,又签署了《奎屯市人民政府与兵团第七师调整拟设胡杨河市行政区划协议书》《水资源利用协议书》两张兵地融合“大单”,破解了制约七师和奎屯市跨越发展的两大难题:奎屯市将行政辖区261.4平方公里的行政区划调整到七师拟设胡杨河市行政区划范围;而七师通过减少土地种植面积等多项措施,根据奎屯市用水需求,每年从自身奎屯河的分水配额中调剂出3000万方的水量供给奎屯市使用。

2016年以来,七师党委与“三地四方”签订了《关于推进克拉玛依市与兵团第七师全面融合发展的意见》《乌苏市与兵团第七师兵地融合发展战略框架协议》等兵地融合文件7个,进一步深化“三地四方”在经济发展、文化建设、社会事业、生态文明、干部人才、维护稳定等方面深度融合。

2020年疫情期间,兵地指挥部共召开9次联席会议,协同保障中兴商贸城为“三地四方”群众日均配送肉蛋奶菜等生活物资三百余吨;该师市主动与奎屯、乌苏、独山子等地加强沟通,建立与周边县市车辆通行证互认机制,先后协调3366辆外地货运车辆进入辖区,全力保障农产品加工销售;协调周边区域员工“点对点”返岗复工,有力保证重点项目进度,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在组织领导机制强力推动和保障下,“三地四方”多层次、宽领域的兵地融合工作紧锣密鼓、井然有序,兵地融合扩展至经济、文化、社会、人才等多方面。

创新突破 产业融合

打造兵地融合新高地

只有兵地融合发展,才能变争利为分利再为互利共赢。

走进天北新区,从“棚户区”、城乡结合部,到现如今街道笔直宽阔、高楼鳞次栉比、商贸中心气势恢宏的改变,是兵地双方互利共赢、共同发展的最好印证。

2002年9月18日,天北新区成立,被称为兵地行政融合的创举;2016年5月28日,137团—乌尔禾区管委会挂牌,新疆首个兵地融合发展改革试验区诞生。七师胡杨河市在兵地融合的道路上始终扮演着探路者的角色,不断开创兵地融合发展的新局面。

近年来,天北新区始终坚持“建城市、兴三产、聚人口、扩税源、增财力”工作思路,加大招商引资,加快项目建设,培植税源,拉动经济持续增长。2020年,天北新区前三季度实现生产总值22.5亿元,较上年增长11.7%;1~11月固定资产投资较上年增长11.3%;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0.65亿元,较上年增长29.5%;完成招商引资实物量10.06亿元,实现地方税收收入1.53亿元,实现新增常住人口1133人,较上年增长20%。“天北模式”为兵地融合发展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借鉴,天北新区成为兵地融合发展的样板。

七师胡杨河市总体布局、认真谋划,找准发展定位,“三地四方”经济一体化发展趋势更加明显,“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一体化发展”的融合格局日益形成。

——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全方位开放各自辖区的市场,允许、鼓励、支持所属企业在对方辖区内投资发展。七师企业锦疆化工坐落于奎—独经济技术开发区,带动了该地区的上下游产业链延伸及发展,每年上缴税收近1000万元,为当地政府提供就业岗位1300余个,为当地经济及社会的发展起到了骨干企业作用。

——着力优化服务业发展空间布局,初步形成了以七师胡杨河市、天北新区和123团为中心的三大商圈,成为兵地服务业发展高地和北疆物流中心。

——提升七师与“三地四方”之间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水平。2016年,125团出资100余万元,重新铺设甘家湖牧场铁架子村到125团7连的道路,彻底改变了两地居民出行“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的状况。

——建立“三地四方”奎屯河流域水资源管理联席会议机制,奎屯河引水工程项目顺利开工建设,在河道管理、保护水资源等方面达成共识,确保了“三地四方”生产生活用水安全。

融合发展天地宽。目前,七师胡杨河市与地方融合发展领域越来越宽,步伐越来越快,兵地融合呈现整体推进、加速发展的良好态势。

资源共享 辐射带动

融合发展成果惠及人民群众

越融合,越和谐,越发展。在“三地四方”,兵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多方共谋大建设、大开放、大发展的势头强劲,融合发展的向心力和聚合力正释放出无限能量。

“你是在体力劳动过度的时候,还是睡眠不好的时候出现这种症状?” “睡眠不好的时候。”

“我先给你开点药,这些药在普通的药店都能买到。”

2020年12月30日,123团驻乌苏市车排子镇沙枣村“访惠聚”工作队协调委托123团医院组织十余名医务工作者来到乌苏市车排子镇沙枣村,为该村近百名村民进行了儿科、内科、妇科、中医科等常见疾病的医疗诊治,让该村村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专业的医疗服务。

123团医院院长张淑英说:“我们医院和沙枣村只有一水之隔,希望通过这样的活动更好地促进我们兵地间、民族间的团结。现在,我们就像一家人一样。”

为提高地方现代农业生产技能,积极发挥先进生产力示范带动作用,师市进驻乌苏开展农业技术服务工作以来,累计为3.2万户、12.5万人进行了农业技术指导服务;为推动兵地优质教育资源实现共享,累计吸纳1167名周边地方学生到该师市学校入学;为深入推进兵地文化交流,积极履行先进文化示范区功能,2020年,师市举办各类文艺创作培训30余场次,受益人数8000余人,开展“三地四方”文艺创作采风写生活动20余次,实现资源共享和效益最大化。

多年来,师市充分发挥优势,广泛开展兵地文化交流活动,利用农业科技优势,带动地方农民增收致富,深化兵地社保、教育等工作衔接合作,持续深入开展“访惠聚”工作,为兵地形成维稳责任共担、基层党建共建、文化成果共享、民生实事共办、群众困难共帮、民族团结共建的深度融合良好局面作出积极贡献,“三地四方”各族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李卓然)

(责编:李龙、韩婷)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