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根植孩子心灵深处

——乌什县前进镇国家通用语言小学见闻

2020年12月09日11:22  来源:新疆日报
 
原标题: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根植孩子心灵深处

12月4日,在乌什县前进镇国家通用语言小学,学生放学后奔向校门。谢龙 摄

自17年前库尔班·尼亚孜倾其所有在家乡乌什县前进镇创办新疆第一所民办国家通用语言小学以来,他初心不改,坚持推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深深根植孩子们心灵深处。

17年来,学校不断创造着奇迹:第一批学生小升初时,参加考试的38名学生中,32名报考内初班的学生全部考上;学生穆萨·图尔贡2016年被清华大学录取,成为从乌什县走出去的第一个清华大学学生;今年,学校获得第二届“全国文明校园”荣誉称号……如今,乡亲们争先恐后地把孩子送到这里,希望孩子从这里起步,走向更广阔的人生舞台。

12月4日,记者来到乌什县前进镇国家通用语言小学,感受不一样的校园文化魅力。

梦想从这里起航

“小垫步、大缠腰、二人交叉、马步回移……”11岁的伊力扎提·艾力江摇晃着小脑袋,跟着节拍一边奋力地舞动着,一边变换着队形,认真的模样吸引了记者的目光。在他身后,100多个孩子左蹦右跳、生龙活虎地敲打着腰间的小鼓。

4日下午,正是课间操时间,操场上鼓声阵阵,一番运动下来,伊力扎提小脸红彤彤,额头也沁出了汗水。

课间操结束后,孩子们回到教学楼。“阿姨好。”看着记者跟了进来,学生们自信地用一口流利的普通话打着招呼。

“伊力扎提,你跳得真棒,看来平时没少练习。”面对记者的夸赞,伊力扎提开心地笑着。“我经常跳给爸妈和亲戚们看,去年我和50名同学代表学校去乌鲁木齐参加文艺汇演了。”伊力扎提扬起下巴自豪地说。

去年,在“小小石榴籽——首届自治区文明校园创建成果展演活动”中,孩子们表演的安塞腰鼓获得满堂喝彩,让他们收获了满满的幸福感。

除了安塞腰鼓,书法、剪纸、扭秧歌、弹古筝……学校开设的各种兴趣班深受孩子们喜爱。

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这所学校的理念。新校区大门至教学大楼中轴线上,摆放着一尊孔子铜像;教学楼里120平方米的大教室里充满传统文化气息;校园里随处可见《论语》《三字经》等宣传画……这一切,让孩子们打心眼里热爱中华文化,增进了对伟大祖国的认同。

“我在电视上看到过上海,有很多的高楼大厦,我要努力学习,上内初班、内高班,将来到上海念大学。”伊力扎提眼睛里闪烁着希望的光芒。

改变不止一点点

下午18时左右,放学铃声响起,孩子们在老师的带领下排着整齐的队伍在操场集合,一遍遍点名确认后,老师把孩子安全送到家长手里。

一年级学生穆克斯娜·库尔班的妈妈齐满古丽·肉孜在人群中格外亮眼,齐耳卷发很是洋气,红色呢子短大衣搭配黑色修身长裤十分时尚,看见女儿出来,她笑着招手。

“天气冷,今天我们去吃火锅。”齐满古丽抱着女儿开心地说。

齐满古丽说,以前村里风气不好,觉得上学没用,识点字就行。现在,大家认识到教育的重要性,开始重视教育,也重视孩子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看着孩子一天天成长进步,我们做家长的特别自豪,心想我们也不能落后,要跟上时代步伐,倡导文明新风。”齐满古丽说。

“学校是改变人生最好的地方。学生们通过学习国家通用语言,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铸牢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增进了民族团结,浸润了时代新风,潜移默化中也会影响家长。良好的家风、乡风、民风让前进镇变得更美好。”校长库尔班·尼亚孜深有感触地说。

用心用情传播中华文化

这些年,在党和政府的关心关怀下,前进镇国家通用语言小学的办学条件发生了很大变化,教学楼、宿舍楼、餐厅一应俱全,学校被纳入国家义务教育保障机制范畴,学生也从当初的80人增加到700多人。

2019年底,库尔班·尼亚孜把旧校区改建为中华文化大院,设有礼堂、活动室、图书室、书画室等,各族农牧民可以在这里免费学习国家通用语言和农业技术。

4日下午,中华文化大院内,浓郁的文化墨香沁人心脾。

“农闲时我们都喜欢来这里,我现在能说流利的普通话,去哪儿都能很好地沟通。等明年孩子放暑假了,我们一家人打算去北京旅游。”胡希旦姆开心地说。

“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不断巩固各民族大团结。”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牢牢印刻在库尔班·尼亚孜心头。

这几年,库尔班·尼亚孜获得了很多荣誉:改革先锋、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全国道德模范、最美奋斗者……外出宣讲的机会也越来越多,每次宣讲时,他都不忘宣传党的好政策、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一滴水只有汇入大海才能获得永久的生命,一个民族只有融入祖国大家庭才能得到永续的发展。我会继续用心用情传播好中华文化。”库尔班·尼亚孜说。(米日古力·吾)

(责编:杨睿、韩婷)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