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援疆:民生无小事 枝叶总关情

2020年12月04日17:32  来源:人民网-新疆频道
 

一直以来,天津援疆在对和田地区特别是东三县的帮扶过程中,为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始终坚持聚焦基本民生保障和改善,坚持“从根本和长远谋划,从实际和需求着手”的指导原则来科学规划和实施民生项目,持续加力,压茬推进,精准“滴灌”,决不松懈,善作善成。天津援疆人始终与和田人民在情感上同频共振,在工作中同甘共苦,在决胜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征程中同呼吸共命运。

2020年,天津援疆按照市委、市政府“升级加力、多层全覆盖、有限无限相结合”的工作思路,深入开展挂牌督战工作,全力助力脱贫摘帽和民生改善。通过挂牌督战,构筑了“市领导牵头负责,津南区、西青区全力攻坚,36个成员单位与41个贫困村结对帮扶全覆盖”的“1+2+41”挂牌督战工作体系。实施了项目带贫、载体支撑和消费扶贫“三大工程”,做到在推动教育援疆、健康扶贫和就业援疆上加力“三个加力”,打好结对认亲全覆盖“歼灭战”、社会帮扶广动员“包围战”和交流交往交融多层次“阻击战”“三大战役”。同时,坚持一村一策,持续在产业帮扶、劳务协作、消费扶贫、教育扶贫、健康扶贫、饮水安全保障等方面加大民生保障和改善帮扶力度。2020年,天津援疆以促脱贫谋发展为重点,集中资金保障民生,全年投入援疆资金43668.19万元,实施项目43个。

一、多措并举,实现“安居”筑基础

天津援疆多年来持续围绕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聚焦民生领域的短板弱项,打出“组合拳”,点面结合,多措并举,推动和不断完善易地搬迁、富民安居、庭院经济和产城融合项目实施,极大改善了困难群众的住房条件,并为实现就业和脱贫致富奠定坚实基础。

2017年,天津投入援疆资金1.2604亿元实施东三县安居富民工程,新建安居富民房11550户;投入援疆资金1.65亿元,撬动社会资金10亿元,推动于田老城棚户区保护性开发改造,极大地改善了农牧民和贫困群众的住房条件。2018年,继续安排援疆资金1.3803亿元,新建安居富民房11360套,补助“十二五”期间灾后重建2443套;实施策勒县和于田县游牧民定居工程,新建游牧民定居房539套。继续实施于田县老城区嵌入式社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对老城区2120户居民住房进行供排水、取暖、供电、道路等基础设施配套及还迁安置建设。2019年,接续实施策勒、于田两县安居富民工程,新建安居富民房6950套,并将安居富民与产业发展、农民增收、民生改善紧密结合起来,持续改善农牧民生产生活条件。2020年,投入援疆资金17328.06万元,持续改善农牧民生产生活条件。积极配合和田地委进一步完善2019年和实施2020年富民安居工程项目,全年为该项目共投入援疆资金7500余万元,目前已全部结项。投入资金2213.7万元,继续实施于田县老城区嵌入式社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投资500万元,推动民丰县美丽乡村建设。

在做好全面推进安居富民工程的基础上,天津援疆坚持更新工作理念,不断扩展工作思路,持续提升工作质量,逐渐形成工作特色。按照农民居住社区、示范工业园区、农业产业园区“三区”联动方式,持续推进于田县先拜巴扎镇小城镇建设。通过实施策勒县“五位一体”小康村项目等重点项目,大力改善东三县公共服务基础设施,惠及1.7万户贫困家庭。在于田县实施庭院改造项目,投入援疆资金145.92万元,并带动天津市西青区财政资金和社会资金投入1111.336万元,对村民房舍种植区、生活区、养殖区进行合理规划和分离、分工,既改善了住房条件,又通过发展庭院经济来帮助困难群众改善生活和脱贫致富,收益户3210户。特别是2017年以来,天津援疆前指在策勒县探索建成易地搬迁“产城融合”试点——“津南新村”,将两居工程、设施农业、工业园区、小城镇建设等融为一体。经过三年多时间,共计投入资金1.04亿元,建成富民安居房206套,蔬菜大棚377座,安置山区农牧民193户。不仅改善了人居环境,还使得下山农牧民通过一、二、三产业联动,快速实现“搬得出、留得住、能致富”。“津南新村”已经成为天津援疆扶贫易地搬迁、富民安居、产城融合发展的示范区和“靓丽名片”,成为惠民生的亮点,得到社会各方面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

二、多维联动,促进“乐业”固根本

就业是民生之本,是最大的民生。天津援疆近年来始终高度重视促进就业工作,并将其作为接续推进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机衔接,着重增强内生发展动力和发展活力,确保脱贫后能发展、可持续的根本性、关键性举措。持续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不断创新体制机制,通过大力发展产业带动就业、有序转移输出解决就业、职业教育培训助推就业。

一是大力发展产业带动就业。通过工业产业园区转型升级,组织参加“津洽会”“食博会”和召开“和田地区旅游产品推介会”、赴外省市招商等活动,推介和田地区投资环境、展示援疆成果,吸引更多的国内外客商和游客到和田旅游、投资创业。2019年落地劳动密集型、促进就业、脱贫作用明显的服装鞋帽、物流电商、农产品深加工等企业30家,实际解决用工7069人。2020年投入援疆资金9002.26万元,实施就业及产业发展项目9个,包括设立东三县产业发展扶持资金,补助东三县农产品示范基地建设,推动于田天津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二期工程等,同时在发展产业促就业方面形成更多新模式。

天津援疆结合于田县当地劳动力资源情况和传统自有产品的特点,协调华喜汇通集团投资1500万元,打造了“三居三直”(即“居家直产、居家直播、居家直售”)产业扶贫模式,运营库尔班扶贫手工坊项目,已研发了10大类60余种产品,如手工皂、手工木梳、手工茶具套装、于田三宝、薰衣草枕等产品。目前实施的27个扶贫手工坊中,全部建设完成并投入使用。为确保手工坊切实带动脱贫见实效,实施了从生产到销售的包租、包建、包教、包薪、包销“五包”策略,2020年实现销售扶贫产品近4000万元,直接带动800户、间接带动3000户稳定脱贫。

二是有序转移输出解决就业。以“请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形式实施岗位开发、劳务协作,全力输出和田当地富余劳动力。2019年共开发山东、湖南等地就业岗位2900个,输出富余劳动力3189名;推动“和田夜市”在天津市宁河区试点营业,12个民族特色摊位解决了38名和田建档立卡贫困户就业。2020年克服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继续促进转移就业力度,积极对接输出输入地,协调签订劳务合同,已完成输转到疆外就业3570人。

三是职业教育培训助推就业。2018年以来,完成南疆第一所高职院校——和田职业技术学院一、二期工程7.9万平米建设,达到可容纳万名学生规模;已完成于田县农牧民职业技术学院4.8万平方米建设。实现近8万农村富余劳动力向技能型人才转变,大力助推就地就近就业。同时,推动开展校际合作培训和实用性、技能型专业人才的社会培训工作。为提升东三县富余劳动力职业技能,2019年天津援疆安排援疆资金644万元,统筹组织实施职业技能培训项目6个,包括农村致富带头人培训、农牧民就业培训、贫困人口就业前岗位技能培训等项目,有效助力东三县4288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脱贫。2020年,援疆前指积极应对疫情影响,坚持培训力度不放松,2020年已完成企业用工和致富带头人培训5170人次。

三、多点支撑,加强“保障”谋长远

一是在推动教育援疆上加力。高质量推进职业教育援疆取得新成效。高标准推进和田职业技术学院一、二期建设,对接和田地区产业链和岗位群,形成1个重点专业群,发展1个特色专业群,建设N个通用专业群的“1+1+N”专业设置格局,并以此为试点,引领辐射带动七县一市各职业学校结合本地产业发展因地制宜、合理布局构建专业群,形成专业覆盖行业,专业群带动产业的模式,助力教育扶智、技能培训和民生改善。投资1.4亿元完成于田县农牧民职业技术学院建设,成为当地规模最大的标志性中职学校,为当地民生持续改善、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奠定基础。精心打造“组团式”教育援疆全链条,高质量接续选派优秀教师、支教大学生到和田地区天津高级中学、和田职业技术学院、东三县中小学幼儿园支教,充实、提升当地师资力量,传播新的教育理念,拓展优质教育资源,为和田地区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提供强大助力,办人民满意的教育。2020年安排援疆资金14234万元,实施教育扶贫项目17个,主要包括“万名教师”援疆支教项目、东三县教师培训项目、天津市大学生赴东三县实习支教补助项目、东三县内地大学生补助项目等。

二是在推动健康扶贫上加力。加大健康扶贫力度,继续全面打造“院包科”医疗援疆升级版,推动天津市11家三甲医院与和田地区人民医院签署“院包科”协议,加强医院信息化建设,构建远程会诊、远程病理、远程培训平台。持续加大急需人才培训培养力度,大力开展“师带徒”活动,为和田地区培养各类医学人才,为当地卫生健康事业打造一支带不走的医疗人才和管理队伍。积极推动“组团式”医疗援疆,帮助和田地区人民医院提升医学质量,促进门急诊量、急危重症抢救成功率、Ⅲ、Ⅳ级手术、医疗新技术等各项指标的提高,既培养医疗人才,又充分惠及民生。2020年安排援疆资金566.64万元,实施医疗扶贫领域项目4个。安排援疆资金500万元,实施民丰县维吾尔医医院设备购置项目,将该院建设成为一个理念先进、管理—流、技术全面、专科特色明显、临床治疗规范的医院,有效解决老百姓就医难、就医乱问题。天津医疗援疆为提升和田人民健康水平和防止脱贫人口因病返贫做出贡献,得到了受援地群众欢迎,被誉为“增进团结的民心工程”“最接地气的援疆工程”。

三是在推动水利保障上加力。水资源和水环境是制约和田地区脱贫攻坚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当地民生的主要短板,天津援疆聚焦问题、抓住关键,在防洪、水污染防治、饮用水安全等方面精准“滴灌”,综合施策。在前期工作基础上,从2018年开始,持续实施城区水污染治理工程。2018年,天津援疆为了更好发挥援疆资金的作用,切实解决民生问题,将民丰县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项目纳入“十三五”中期调整范围,安排援疆资金2033万元进行提标改造。2019安排援疆资金5500万元,继续实施民丰县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工程和策勒县天津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建设项目,持续提高受援地环境综合承载力,从根本上解决当地污染问题,改善人居和投资环境,提高社会文明程度,为新型城镇化建设打好基础。2020年,推进农村饮用水安全等基础保障工程建设,加大对农村地区饮用水等基础设施改造的投入力度,不断夯实民生保障。

“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多年来,天津援疆始终深入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发挥高度的政治自觉和历史自觉,坚持正确的援疆政绩观,扶真贫、真扶贫,坚持聚焦改善民生,来推动和田地区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来凝聚和田地区的人心民心,来促进和田地区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取得了突出成绩,赢得了信赖好评。(刘峦)

(责编:杨睿、马亮)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