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昌吉采取多种举措,动员各种力量,全力保障居民各类生活物资的供应。目前,全州面粉、大米、植物油、蔬菜、肉、蛋、奶等居民生活必需品储备充足、供应及时、价格平稳。
物资丰富 价格平稳
作为昌吉市最大的蔬菜批发市场,新疆岐峰农副产品交易市场在疆内外有众多供应商和稳定的供货渠道。新疆岐峰农副产品交易市场副总经理裴亮介绍:“现在正值蔬菜水果成熟季节,我们加强了周边蔬菜瓜果的采购。市场内每天交易量1000吨左右,较往日波动不大。”
8月4日下午,在玛纳斯县永昌粮油商行,一辆满载着仓麦园面粉的大卡车停在院里,工作人员正在将面粉分批次运进仓库。笔者看到,仓库里的面粉可谓堆积如山。永昌粮油商行负责人李全国经营粮油生意已有28年。作为玛纳斯县最大的粮油批发商,他说,货源充足,较平时价格没有变化。据了解,玛纳斯县共有179家超市、社区菜店开门营业。大型超市每天的进菜量在一吨左右,米、面、油等储备量均在两吨以上,各类生活物资充足、价格平稳。
吉木萨尔县共有4家大中型商超、21家蔬菜店以及9家肉店为群众供应平价蔬菜、肉、蛋、奶等生活物资,保障群众日常生活需求。全县粮、肉、油、菜等生活必需品市场货源充足;奇台县22个政府惠民蔬菜店严格按政府指导价销售西红柿、茄子等8类蔬菜,保证居民吃平价菜。目前,奇台县粮食、食用油等物资储备充足,蔬菜、肉、蛋等生活物资也有充足的货源,完全可以满足全县群众的生活所需。
北园农贸市场是呼图壁县唯一一家蔬菜批发市场,占地面积44亩,有56家商户,主要经营蔬菜、水果、米、面、油、肉、蛋等生活必需品。呼图壁县北园农贸市场经理刘彪说:“每天采购蔬菜五六十吨,蔬菜的价格按政府的指导价,坚决不允许任何商户加价销售,哄抬物价,有关部门会时刻检查各个商户的经营情况。”
笔者从昌吉州发改委了解到,全州12家面粉加工企业日加工能力3400吨,均正常生产;纳统的6家油脂加工企业日处理能力2120吨,均正常运行。目前,库存大米1183吨、面粉加工企业库存面粉13954吨、库存植物油3056吨。
进入8月,昌吉各地蔬菜、水果陆续成熟。连日来,全州各地组织果蔬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劳动力加快采摘,并联系销路,确保丰产丰收的同时保障群众的“菜篮子”。
多渠道供给 满足需求
近几日,昌吉市滨湖镇滨湖村“两委”干部为葡萄种植户李军牵线搭桥,帮助他找到了销售订单。“今天收到了昌吉市某个小区的订单,摘了130袋,每袋5公斤。”李军说,他种植的黑夏葡萄成熟早、口感好,很受欢迎。
位于奇台县金域新城二期小区门口的文静自选平价超市,生活用品配送员每天给居民配送各类食品,保障居民的日常生活需求。
昌吉城市建设投资发展有限责任公司积极参与到平价蔬菜的配送工作中,组织城建出租车汽车有限公司30辆出租车,每天早晨到新疆岐峰农副产品交易市场将已装配好的新鲜蔬菜送到各小区,让居民吃到放心菜、平价菜。居民李女士拿到新鲜蔬菜后,开心地说:“蔬菜都能送到家门口,价格也很划算,既方便又踏实,感谢政府的关心和大家的服务。”
准东经济技术开发区组织企业和社区充分利用好“准东生活物资采购”微信群,架起了多方及时沟通协作的桥梁。供货商在微信群中实时发布当日果蔬、粮油副食品市场价格,企业按需下订单,次日即可拿到生活物资。
呼图壁县、阜康市等地为保障肉类食品市场供应,让广大人民群众吃上平价肉、放心肉,采取政府补贴方式,向市场有序投放平价肉。
为满足居民需求,昌吉州广大社区工作人员变身“跑腿员”“代购员”,为空巢老人、残疾人等困难群体提供周到细致的服务。此外,多数商家开启线上购买、线下配送,服务当地居民。
加强监管 守护底线
据了解,近期,呼图壁县、奇台县、木垒县等地通过广播电视台、零距离等官方媒体及时发布蔬菜价格,并加强对市场的监管,对囤积居奇、哄抬物价、制假售假等不法行为进行严厉打击。
7月27日起,昌吉州市场监督管理局工作人员每天早晨都在新疆岐峰农副产品交易市场和园丰农副产品交易市场进行价格监测,全方位、全过程对蔬菜和其他农副产品批发价格进行跟踪检查,及时掌握蔬菜价格情况,分析价格波动原因。
玛纳斯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副局长何保林说道:“我们分了14个执法小组,每天在市场进行巡查,确保米、面、油、蛋、奶、蔬菜等生活物资价格稳定。”
昌吉州市场监管部门工作人员深入农贸市场、蔬菜批发零售点、商超、药店、餐饮食品销售点进行重点监测,严禁哄抬物价、囤积居奇、缺斤短两、制售假冒伪劣等违法行为。全州市场监管部门采取“零容忍”态度严厉打击价格违法行为,按照从重从严从快的原则,加大对价格违法行为的惩处力度。7月17日至8月8日,市场监管部门累计出动执法人员2000余人次,对蔬菜店、商超、药店等相关单位开展市场价格巡查等1712次,立案查处违法案件119起,其中价格违法行为74起,受理群众价格方面投诉举报186起。(岳文玲 、张艺芳 、章馨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