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布泊位于塔克拉玛干沙漠的最东缘,方圆6万平方公里寸草不生,风蚀强烈,昼夜温差大,环境极其恶劣,称之为“死亡之海”。
3月,全国各地企业有序复工复产,国家税务总局若羌县税务局为进一步助力复工复产,采用网格式管理,让税务干部摸排企业生产经营情况,并用摸排数据形成税源分析报告做到数据服务大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但远在三百多公里外的罗布泊工矿区的摸排工作,成了一个难题,罗布泊不仅是若羌县重点企业国投罗布泊钾盐有限责任公司的生产经营之地,还有大量第三方企业也在这里办厂,这些企业促进了当地就业和税收收入,所以这里的工作非常重要。潘建伟二话没说,主动请缨“我能行,让我上。”
零星分布的企业,一个镇政府,一个卫生所,几个小商店,寸草不生无边无际的荒凉戈壁,构成了罗布泊。他们在罗布泊甚至没有一间办公室,平时只能在住宿的地方用带来的手提电脑工作。招待所的门窗不算差,但风沙还是无孔不入,即使在屋内鼻腔内也充斥着风沙的味道,即使关着窗户,不一会桌子上就会积起一层土。
为尽快了解当地重点企业施工情况和生产情况,宣传税收优惠政策,到达罗布泊的第二天潘建伟就开始下企业实地走访,罗布泊重点工程企业都在盐碱戈壁地带,且呈分散状态,工程项目间相距多在百公里之上,每次去企业和同事都是备好午饭,凌晨六七点出发,中午在车上解决午饭,晚上十来点才能回到住宿的地方。而且路况极差,很多时候手机都是无信号状态,每次要带着卫星手机才能保证通信。身处戈壁滩没有显眼的参照物,很容易迷失方向,他来往这边十几年,被同事们称之为罗布泊“活地图”。即便潘建伟熟知路况,仍会有意想不到的状况出现,4月6日14时,在去罗布泊途中,车行至325省道533公里砂石道,突然刮起沙尘暴,能见度不足10米,只能停靠路边等待沙尘暴结束再继续前行,这一等就是16个小时,原本五个多小时的车程因为沙尘暴走走停停,于次日15时才到达罗布泊镇。
这样的事情还有很多,但潘建伟从未喊过苦叫过累,遇到工作总是冲在前头。潘建伟与同事反复用脚步丈量罗布泊的盐碱戈壁,满身黄土,他用一个共产党员的责任担当坚守在服务纳税人的第一线。潘建伟今年56岁,是一名有28年党龄的老党员,也是一个在若羌税务战线工作36年的老兵,他不辞辛劳的坚守在沙漠中,坚守着税务人的信念。
潘建伟对所负责的每一家企业都做到了宣传到位,充分利用税企交流群宣传税收优惠政策,哪怕是下了班,只要纳税人有疑难,他一定会及时解答纳税人申报缴税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潘建伟说:“作为税务干部要在工作岗位上,任劳任怨,勤勤恳恳,以奉献之心做工作,以爱岗敬业精神做先锋。”潘建伟以顽强的毅力和乐观的精神状态坚守基层税收一线,全身心投入工作,不畏环境艰险,不惧工作辛劳,满腔热忱为纳税人排忧解难,在高质量推进税收现代化进程中展现了新时代税务人的风采。(欧·萨日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