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勇在小区开展志愿服务工作。受访者提供
人民网乌鲁木齐7月30日电(李龙)“开展核酸检测期间,每天协助医务人员从早上七点一直忙到晚上七点,穿着防护服,出汗都蒸发完了,根本想不起来上厕所。”马勇说,作为一名党员,在疫情面前必须冲在最前面。
疫情反弹,乌鲁木齐按下“暂停键”。马勇重拾志愿者身份,第二次主动报名加入社区防疫志愿者队伍。
7月29日,记者电话联系工作间隙的马勇,他说:“这是我的家乡啊,我必须要守护它。”
马勇是乌鲁木齐市沙依巴克区上海紫园小区的居民,也是一名有着11年党龄的党员。
年初,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马勇主动请缨,连续27天在社区开展志愿者服务,做好出入人员登记、测量体温、车辆检查等工作,并为居民办理电卡、天然气卡和手机话费充值。
正是因为有了第一次的锻炼和经验,他毫不犹豫地再次投身防疫工作。
马勇告诉记者,他是7月16日开始志愿服务工作的,每天上午值班,中午和晚上为小区居民送菜、收拾生活垃圾等,并协助医务人员开展核酸检测。“工作时间也不太固定,还有临时和突发的事情。”
但和第一次不同的是,7月的乌鲁木齐,艳阳高照,穿着防护服,戴着面屏,上午工作2个多小时,就已经汗流浃背,“回到家才发现已经热得起痱子了。”
一天夜里,一位70多岁的大爷给他打电话,说家里没电了,大热天的,不赶紧充上怕冰箱里的肉化了。
马勇家里有个充值宝,随时随地可以在线缴纳电费和燃气费,他当即赶到对方家中,确认电通上了才离开。
被问到做志愿者最大的感受是什么?他说,真正理解了奉献和付出。能给他人带去温暖,我很快乐,因为我也感受着别人给我的温暖。
打开马勇的微信朋友圈,他在7月25日写下这样一段话:“这一次,我已经在抗疫一线坚守了9天,病毒一日不散,我一日不撤!”
他的故事也许再普通不过,却正是无数志愿者的真实写照……让平凡的世界有了“英雄”的模样。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