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乎提大哥,你好,最近身体怎么样,艾某欠你的2000元借款还没……”近日,新疆温宿县纪委监委派出纪检监察工委书记张娓娓来到温宿县吐木秀克镇托万克塔尕克村二组村民托乎提·吐尔迪家中,进门就询问他借钱给艾某的事情。
“书记你好,谢谢你的关心,昨天艾某给我还了700元……”托乎提·吐尔迪说。
“钱拿上就好,请你别急,艾某说最近家里有点困难,企业没发工资,剩余的钱在下个月还。”
“我相信你们,现在心里踏实了。”
今年3月,根据民族团结结亲工作安排,托乎提·吐尔迪一家三口成了张娓娓的结亲户,第一次上门走访,托乎提·吐尔迪就给她一个“难题”。
“托乎提大哥,我是县里的干部,叫张娓娓,也是你的结亲户,今天第一次走访,想找你了解一下你最近的生产情况。”
刚从地里劳动回来的托乎提·吐尔迪顾不上收拾身上的泥土,忙着烧水沏茶,第一次见面,他稍显紧张而又激动,端茶的手都在颤抖,伴着浓浓的茶香,张娓娓与托乎提·吐尔迪话起了家常。
“现在党的政策好, 2010年国家给了补贴,我自己又自筹了一部分盖了120平方米的抗震安居房,我还有18亩核桃地,在核桃地里套种了小麦。儿子在库尔勒上职业学校,明年就毕业了,在党的好政策下,日子越来越好。”托乎提·吐尔迪说。
“看到你现在吃穿不愁,我也很高兴。你看看还有什么困难需要我帮你解决的没有?”
“别的都好,就是三年前温宿县托乎拉乡苏布拉克村警务室协警员艾某借我2000元,已经过了三年一分钱都没还,前面是打电话不接,后面电话是空号,联系不上,也没写借条,看你能不能帮我解决?”托乎提·吐尔迪说。
2000元对于像托乎提·吐尔迪这样的农民家庭来说,是一笔不小的数目,今年正好赶上托乎提·吐尔迪家人居环境整治、三区分离,是用钱之机。张娓娓紧皱着眉头,思索着该如何找到人要回借款。
这时坐在一旁的干部阿巴斯·吾不力仿佛看出张娓娓的心思,悄悄说:“书记,这借钱不还的事,不是我们纪委管的范围,应该找法院。”
“如果我们不帮他,那我们下来干什么,我们下来的目的不就是帮助他解决困难吗。”张娓娓反驳道。
“托乎提大哥,你放心,我一定帮你找回欠款,减少你的损失。”张娓娓斩钉截铁地说。
结亲结束回城的路上,张娓娓一直想着这个事,虽然打了包票,但心里还是没底,万一找不到,怎么交代,不禁心里泛起一丝担忧,仅凭托乎提·吐尔迪提供的一点线索能否找到,不免有些忐忑不安。
第二天一早,张娓娓和同事阿巴斯·吾不力驱车直奔温宿县托乎拉乡苏布拉克村委会,经过多方打听得知,艾某已经移居到温宿县托乎拉乡托乎拉村,目前在阿克苏一家红枣加工厂上班。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红枣加工厂负责人的协助下找到了正在工作的艾某,得知来意的艾某承认确实当时急需钱向托乎提大哥借款2000元的事,经过一番批评教育后,艾某认识到自己的错误,答应分二次还清借款,并定下还款期限。
“三年了!我都不再抱什么希望,多亏你帮我解决借钱的事情。”托乎提·吐尔迪的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群众的困难就是我们的责任,再说我和你是亲戚,一家人不说两家话,你的困难就是我的困难,以后生活中还有什么困难,可以直接跟我讲。”张娓娓说。
事情总算得以解决,压在张娓娓心里的“石头”终于放下了,看着托乎提·吐尔迪感激地笑容,张娓娓与同事阿巴斯·吾不力会心一笑,说道“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群众打心眼里的信任是对我们工作的鼓舞和鞭策。”(戴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