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245个数据对象、35.49GB数据量,历时7天,新疆油田公司采气一厂信息人完成了建厂以来的第一次数据库大迁移。
作为服务生产建设的重要环节,Oracle数据库存储着建库以来日、月报、开发动静态、分析化验、井下作业、生产测试、动态监测、现场物资、党风廉政、生产运行系统、劳保系统等82个用户数据。
随着采气一厂生产建设的发展,担负着几大应用系统及历时数据存储重任的数据库严重“超载”。据了解,此数据库自2003年沿用至今,运行了17年,设备老化,服务器及存储磁盘出现故障日益频繁,对日常生产管理造成重大隐患,数据库迁移迫在眉睫。
“业务多、难度大、风险高。”采气一厂信息人这样评价这项工作。从操作系统配置、旧库数据导出、新库数据导入、创建用户及表空间、用户角色、创建表级权限、系统权限、创建数据链路;核实表、存储过程、视图、触发器、角色、同义词、函数、作业、索引等对象;到测试数据链路,一个个关键环节、一项项重要记录,信息人慎之又慎,反复验证。
在新服务器上安装Oracle11G数据库、用户创建、测试数据迁移、系统修改等前期准备工作中,信息人对即将面临的各种风险进行了严谨的分析,制定了相应的应对措施。
随后,数据正式迁移、应用系统正式切换,项目负责人与厂用生产应用系统相关负责人相互配合,共同解决系统出现的各项问题,6月10日,各项生产应用系统问题圆满解决。后期,项目负责人将对生产日、月报、现场物资、党风廉政、生产运行系统进行跟踪维护,确保应用系统安全正常运行。
在此次迁移的诸多程序中,数据库恢复是事关迁移后系统能否正常运行的重要环节。
“数据的完整性一旦受损,用户使用的历史记录可能就乱了。比如生产日、月报要调以往的数据,就会找不到,这种损失对用户的影响是非常大的。”负责此项目的工程师说。
然而,近36GB的数据量,怎样才能保证它的顺利迁移呢?信息人提前规划,在迁移的过程中,确保数据安全,不影响用户的使用。对迁移具体步骤、人员组织及分工、迁移时间、调整系统及系统维护负责人、参加人等都提前做足了准备。
由于数据迁移工作将导致在此服务器上的应用系统全部停用,严重影响正常办公工作,因此,信息管理站技术人员将此项工作安排在晚上进行。技术人员分工有序,共同确保各信息系统在迁移前逐一关闭、迁移后平稳重启,并及时开展数据核检工作。
近年来,采气一厂以推进数字化转型,建设现代化采气厂为目标,通过物联网和信息化建设,逐步实现气田数字化、生产可视化、操作自动化。物联网覆盖率达到88%,形成了“集中监控+故障巡检+远程操控”的运行管理模式,推动了生产组织方式的转型升级。
这次数据大迁移,是一场提高采气一厂信息自建系统服务水平、提升服务能力、增强安全保障的攻坚战,信息人再一次用实际行动诠释了高质量现代化采气厂建设的责任与担当。(白祺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