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福海县:百万大尾羊转场季带你走进牧民生活 

2020年05月25日12:34  来源:人民网-新疆频道
 

夕阳洒在一望无际的草原上,毡房冒着炊烟,孩童们围着正在晾晒的酸奶疙瘩,在等待晒干的时间里,“指认”着哪一块属于自己,嘴里咽着口水,听到长辈大喊一声“不准吃”,再一哄而散。

傍晚的牧场。

想到这些美好的儿时画面,江阿古丽·哈米提笑了起来,“小时候,跟着长辈过着游牧生活,每一顿饭都少不了奶制品,酥油、酸奶、奶酪等等,酸奶疙瘩是孩子们最爱的零食,等着它晒干的时间,总觉得那么漫长。”

39岁的江阿古丽·哈米提家在新疆阿勒泰地区福海县阔克阿尕什乡齐勒哈仁村,结婚后,夫妻两开始创业,两人在县城内买了房子买了车,其丈夫放牧,她发展奶制品制作手艺。夫妻两将牧业和奶制品制作技艺相结合,在福海县培养了10多名饮食文化徒弟,还开一家哈萨克族饮食文化产品销售点,销售自己和其他牧民制作的奶疙瘩、奶酪、酥油、酸奶等奶制品,接下来她想扩大店面,接纳更多有这方面的手艺人,将哈萨克族奶制品制作技艺传承下去。

江阿古丽·哈米提说,整个童年跟着长辈过着游牧生活,从小看母亲制作各类奶制品,对她来说草原都飘满了乳香味。

哈萨克族在自己漫长的历史中,创造了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饮食文化,而且传承至今。

转场图。王勇 摄

“奶制品里最难的就是奶酪的制作,春天的牛奶有点稀,秋天产的奶便很浓稠,一公斤牛奶可以制作出两百克的乳酪。”江阿古丽·哈米提说,在草原上,虽然牧民们用的原料一样,所处的环境也一样,但每个人做出来的味道都会有差异,大家都没有精确的用料,都是凭借多年制作的经验,最重要的便是“引子”。

在转场的游牧生活中,牧民们到了一个牧场后,安置好牲畜,搭建好毡房,选个天气好的日子,妇女们便开始制作奶酪了,几乎每个毡房外面都能看到套着纱布正在过滤的牛奶,飘着的奶香味便是孩子们的期待。“挤几天牛奶存够量,放凉后搅拌,煮开后,把酥油拿掉,裹上纱布挂在外面过滤,捏成团晒三天就好。”江阿古丽·哈米提说,晾晒时不能再阳光下暴晒,奶疙瘩会裂开还会发黑。

生活在牧场的孩子们,最爱吃的便是奶酪。

在如今哈萨克族家里的饭桌上,依然少不了奶制品。“从草原生活开始至今,哈萨克族都非常热情好客,牧场上放牧时,闻到奶茶香,就会走到毡房,无论认识不认识,家里都会拿出最好的食物招待,热热的一碗奶茶也是必不可少的。”江阿古丽·哈米提说。

即将到来的福海县“百万阿勒泰大尾羊大转场”文化旅游节,便能让前来的游客感受到传统游牧民族逐水草而居的生活,在草原上品尝传统美食,喝奶茶吃奶酪,看赛马、毡房、叼样等丰富多彩的游牧文化,深入了解多元一体中华文化。

据悉,接下来的五年,福海县计划建立奶制品制作合作社、保护传统的制作技艺,并培养、增加哈萨克饮食文化(奶制品)制作传承人人数、在每个乡镇场建立一个奶制品加工地点,通过地区、自治区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赛力克·拜哈旦木)  

(责编:陈新辉、马亮)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