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4日一大早,新疆达坂城风电场内一排排的风车,在风力的推动下摇晃着“大脑袋”,离它不远处的220千伏柴芨牵一二线输电线路下方,国网乌鲁木齐供电公司巡线员王永涛和刘文就拿着望远镜观测是否有成群的灰鹤穿越线路。
自去年开春以来,约300只灰鹤于迁徙途中将乌鲁木齐南郊柴窝堡湖湿地作为短暂停留歇脚地。每逢清晨和傍晚,灰鹤便会到为兰新高铁供电专线220千伏柴芨牵一二线路北侧约200米处新开垦的农田觅食,在来回飞行过程中少数灰鹤发生了碰线事件。当时,国网乌鲁木齐供电公司制定了紧急防范措施——将发生灰鹤撞线的兰新高铁供电专线220千伏柴芨牵一二线路4公里距离内的18基铁塔加装了驱鸟器,并在每基铁塔横担处加装了4套强磁闪光警示灯,架空地线每隔50米安装闪光警示灯,同时对当地其他电力线路展开排查治理。
今年,为了防止灰鹤碰线事件再次发生,国网乌鲁木齐供电公司在疫情防控期间,针对220千伏柴芨牵一二线路制定了详细的巡检运行方案及计划,并提前准备驱鸟器、闪光警示灯等醒目设备,为灰鹤安全回家保驾护航。自3月9日起,巡线员们每隔两天会对此段线路开展一次巡视。
“我们巡视时,除了对杆塔、引线、金具等的日常巡视,还专门对去年加装的驱鸟器、闪光警示灯进行特殊巡视。”王永涛说,目前第一批近40只成年灰鹤已经来到柴窝堡湖湿地的停歇处,后续还会有成群的小灰鹤分批到达。因此,巡线员们分早、中、晚及夜间4个时间段,尤其是清晨和傍晚,观察灰鹤的飞行方向,观察对比其去年的觅食路径判断是否发生变化,同时采用“听”和“看”等方式,判别驱鸟器、闪光警示灯是否在正常运行,一旦发现隐患,立即消除。
该公司输电运检中心主任杨肖辉介绍,为了更好保护鸟类,输电运检中心积极联系“新疆百鸟汇”,希望“新疆百鸟汇”可以提供乌鲁木齐市及周边,不同鸟类出现的时间及地点,在准确了解鸟类活动轨迹后,国网乌鲁木齐供电公司不仅可在输电线路上增设驱鸟器、闪光警示灯等设备,确保鸟类安全跨越输电线路,还可将数据和资料用于日后电力线路、设备等的规划中,从最初环节实现鸟类的保护。
今年,国网乌鲁木齐供电公司输电运检中心还专门成立了“防鸟害课题研究小组”,结合近年来线路鸟害故障展开分析,收集乌鲁木齐市及周边辖区内各种鸟类生活的习性,研究现有防鸟害措施与鸟类的生活习性是否相适、有效。“防鸟刺等技术是我们从内地引进的,成立课题研究小组的另一个初衷是,希望通过研究发明,可以制定与乌鲁木齐本地相契合的防鸟害的措施,更因地制宜地保护鸟类。”“防鸟害课题研究小组”组长徐宏丽说。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驻乌鲁木齐专员办自然保护地和湿地监管处,在了解了国网乌鲁木齐供电公司的一系列举措后,为供电公司快速落实的行动力点赞,并介绍,今年乌鲁木齐市林业和草原局协调了当地农民将种植的玉米改种成马铃薯,避免灰鹤采食时撞高压线造成损伤。(陈亚梅、宋德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