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3日,经治愈出院的武汉市民王强(化名)接到一个陌生的电话:“王先生,1月29日,你除了和朋友B吃过饭还去过哪里?”
王强回复:“再没有去过别的地方了。”
“不,你还有一个密切接触者,从饭店出来,你又去商店买了烟。”
一听这话,王强才想起来确实是这样。到底是谁将自己的动向了解得如此清楚?
打电话的人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疾控中心应急处置与鼠疫防治所工作人员王启果。为应对新冠肺炎疫情,自治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流行病学调查应急处置组(以下简称流调组)成立,王启果和雒涛、赵江山一行3人于2月18日奔赴武汉战“疫”前线,在武汉当起了传染病界的福尔摩斯。
3人被分别派往武汉市经开区(汉南区)、东湖高新区、东湖风景区开展工作,每天工作时间均在10小时以上,他们所做的就是寻找传染源,摸排传播链。
3人工作繁琐,每一天像是在打仗,调取视频监控、电话问询、对发热门诊进行检查、到集中隔离点进行消杀培训……跑现场、查动向,只为做到精准流调。
自治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鼠疫防治所副所长、武汉流调组组长雒涛说:“‘拔出萝卜带出泥’,一个人被确诊就意味着带出一群密切接触者,而我们就是要把这些人全都查找出来。”
赵江山每天除了通过电话流调外,还要培训当地工作人员的咽拭子采样技术和个人防护知识;王启果所在的东湖高新区,流调工作复杂,他每天除了梳理大量流调数据,还要前往社区对一些疑似病例和密切接触者进行核对调查;雒涛所在的武汉市经开区(汉南区),每天通过电话查找核对疑似病例和密切接触者。
“每天要打六七十个电话,除了克服语言沟通障碍、电话无法接通、号码错误带来的工作难度外,还要对很多患者进行心理疏导。”雒涛说。
王启果说,为了调查不出差错,他们还要到处找人协调、确认,找航空和铁路公司、派出所、工作站,“查案”过程中,每个人忙得像个高速旋转的陀螺,不是在赶路,就是在打电话,回到办公室,来不及喝口水,就要赶写流调报告。
随着新增确诊病例数的持续下降,大家都看见了胜利的曙光。“我们一定能圆满完成任务,平安归来。”雒涛充满期待。(于梦冉 晁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