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正是农产品的销售季节,昌吉州积极采取多项措施,多管齐下,整合线上线下各方资源,促产销对接,保市场供应,帮农民销售增收。
线下精准对接 农产品送上门
“超市来车来人,直接到地头拉菜,价钱给得还合理,真正解决了我们的大难题啊。”8月11日,昌吉市六工镇十三户村村民赵艳霞感慨地对笔者说。当天上午,昌吉市汇嘉时代百货有限公司派出4辆厢式货车,到六工镇十三户村地头购买白菜、卷心菜、西红柿、葫芦瓜等蔬菜。
眼下,正值果蔬成熟上市期,昌吉市六工镇下三工村500余亩蔬菜出现销售难,眼看蔬菜烂在地里卖不出去,可急坏了村民。“前几天经常有村民到村委会反映,我们将这一情况迅速上报,得到了各级部门的高度重视,打通了运输关节。这几天不断有批发商来地里购菜,每天购买十几吨,我们农民都特别高兴。”下三工村党总支书记成光东说。
玛纳斯县六户地镇1530亩葡萄渐次成熟,预计产量达2300吨。“我们一方面与辖区企业、商户对接,采取统一采摘、送货上门的方式,帮农民销售;另一方面通过媒体和朋友圈发布销售信息,扩大营销范围。8月12日,我们就收到了购买110箱葡萄的订单,还与两个水果批发商初步达成了购销意向。” 六户地镇农业(畜牧业)发展服务中心副主任石莲花说。
昌吉州高度重视农牧民农产品销售和生活物资供应保障工作,昌吉州发改委、农业农村局和商务局等多部门联动,加大全州市场的监测、分析、预警,全力做好农产品等生活必需品生产调配,积极协调蔬菜种植户和商家对接,确保本地区果蔬供给。昌吉州商务局局长刘婉琳介绍,目前,全州9个批发市场、26家大型商超、3家配送企业全力配合,强化人员管理,加强物资储备,实行订单制管理,全力做好442家平价蔬菜直销点的供应工作。
借力线上平台 拓宽销售渠道
新疆岐峰农副产品交易市场(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裴亮介绍,公司旗下“岐峰惠购”电商平台与昌吉市20多家小区蔬果商店达成合作意向,小区居民每天通过商店购物群下单订购。“每天有2000多订单,销量六七吨,大多是肉、蛋、奶、果蔬等农副产品。”裴亮说。
近几日,昌吉市滨湖镇滨湖村“两委”为葡萄种植户李军牵线搭桥,找到了销路。“今天收到了一订单,130袋、每袋5公斤的葡萄直接配送给了居民。”李军说。
李军种植的黑夏葡萄品种成熟早、口感好,很受消费者欢迎。今年,滨湖村积极帮助农户“线上+线下”找销路,同时鼓励农户主动开拓市场。
“我大量收购瓜果蔬菜,通过昌吉日报支农‘帮帮群’,我已经和三四家西瓜种植大户达成供货意向了。” 库尔勒市海宝批发市场批发商冯晓雷说。近日,昌吉日报社发挥党媒优势,积极践行社会责任,依托昌吉日报微信公众号、抖音短视频、支农“帮帮群”等平台,帮助农户免费发布农产品销售信息,缓解农户燃眉之急。
面对现状,很多农民也积极想办法,自己当主播、发朋友圈,寻找销售渠道。吉木萨尔县养蜂大户张延亮近期借助微信营销,已经向乌昌地区卖出200多公斤蜂蜜。据他介绍,前期他已经向内地客商销售了近千吨蜂蜜。
各方积极支援 提供优质服务
眼下,昌吉州社区干部、村干部、“访惠聚”驻村工作队队员都积极投身到帮农民销售农产品的大军当中。
今年7月初,阜康市城关镇大西渠村村民田银凤田间劳作时不慎扭伤了脚,无法下地干活,8亩蟠桃急需采摘和销售。村党支部书记马嵩博得知消息后,第二天就组织村干部、党员与驻村“访惠聚”工作队队员一起,来到田银凤家帮助采摘蟠桃。马嵩博还号召大家在微信朋友圈、QQ群等发布蟠桃销售信息,扩大宣传范围,帮助田银凤拓宽蟠桃销售渠道,从而解除了田银凤的后顾之忧。
8月3日一大早,木垒县照壁山乡照壁山村村民谭富成就和几个村民一起,将西红柿、芹菜、茼蒿等蔬菜采摘、装筐,等着约定好的客商前来收购。“今年有几场好雨,蔬菜长势特别好。有工作队帮忙,会有个好年成。”谭富成说。
木垒县商务工信局驻照壁山乡照壁山村“访惠聚”工作队发挥派出单位优势,多措并举,为村民开辟蔬菜销售渠道,保障企业有效供给,与大石头风电场、老君庙风电场、光伏园区和县城各大蔬菜店联系,线上牵线搭桥、线下搞好运输环节,确保蔬菜产、供、销顺畅。目前,照壁山村主要向全县4个风光电企业和4家菜店供应蔬菜,每天销售量1.5吨左右。(岳文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