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新疆頻道

新疆皮山:“薄弱校”搭上智慧教育“快車”

2022年06月21日11:31 |
小字號

怎樣讓優質教育資源跨越區位阻隔,直達邊疆課堂?皮山的答案是智慧教育!

2020年,對口支援省份安徽省,結合當地教育實際,以國家通用語言文字能力提升和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著力點,建設覆蓋全縣266所中小學及幼兒園的智慧教育項目。

項目實施以來,智慧教育正在以數字化之力,促進皮山教育跨越式發展。

學生在信息化教室上課。安徽援疆供圖

接軌未來:“薄弱校”的教育奮起

新疆皮山是塔克拉瑪干沙漠西南緣的一片孤立綠洲,縣城西北角的科克鐵熱克鄉則緊鄰沙漠。在這片沙海阻隔的偏遠之地,教育無疑是粗粝時空中的溫潤經脈。

與當地人聊起兒時的求學經歷,大多是貧苦艱難的回憶。紅柳枝和著泥巴夯成土牆,皮牙子(洋蔥)蘸鍋底灰在木板上寫畫,手指當筆在沙地上做作業。

如今,落后的辦學條件早已成為歷史。走進科克鐵熱克鄉第一中心小學,白楊掩映下校園裡,四層高的教學樓坐北面南而立,音樂室、美術室、書法室等功能教室一應俱全。即便是下轄教學點,班班通、備授課一體化教學系統、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專題教室等都是標配。

說起現狀,校長艾則孜·阿卜力克木不住感嘆,“想都不敢想!十幾年前皮山縣城還遍地跑驢車呢,更不要說鄉裡學校的發展了。”

2000年,從師范學校畢業的艾則孜·阿卜力克木回到家鄉皮山,投身鄉村教育事業。2018年,艾則孜調任科克鐵熱克鄉第一中心小學,承擔校長一職。

連續十幾年全縣辦學質量倒數第一,當時的科克鐵熱克鄉第一中心小學無疑是皮山縣的“吊車尾”學校。

學校底子薄弱,艾則孜決定打“持久戰”,“教育不是鋪路修橋,短期內就能看到結果。”

小處著手,從校園環境整頓開始,在他看來,校園是育人的環境,即使一面牆、一個宣傳欄,也應當發揮育人的功能。

說起這些,艾則孜自豪地向筆者介紹校園環境中的種種:散布各處的讀書角,文化長廊、水墨牆繪、徽派短牆……

“徽文化元素的融入,為了讓師生記住安徽對皮山的情誼。這些年,學校環境的改善受益於安徽援疆資金的支持。這樣的力度,在皮山發展歷史上是沒有的。”艾則孜說道。

教學提質,關鍵在課堂。而面對新教師佔比超70%,老教師和學生國家通用語言水平差的現實情況,艾則孜苦惱不已。

下足了“繡花功夫”,收效卻不達預期。困境,在2020年智慧教育項目實施時,迎來轉機。智慧教育常態化應用之下,師生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應用能力、教師教學水平和課堂教學質量不斷攀升。

2021年,科克鐵熱克鄉第一中心小學先后榮獲和田地委授予的“教育工作先進集體”“優秀黨組織”和自治區黨委授予的“民族團結示范學校”。

“優質教學資源共享,縣城學校獨佔絕對優勢的時代已經過去,鄉鎮校現在也能培養出優秀的學生。”對於未來,艾則孜底氣十足。

從“吊車尾”到“爭上游”,科克鐵熱克鄉第一中心小學,借力教育信息化,奮起爭先。

連接時代:推普實效快速顯現

進步,帶來的不只是榮譽,更是共同發展的信心。

2007年,大學畢業后的汪曉華通過特崗教師考試,從家鄉雲南楚雄州來到科克鐵熱克鄉,成為語文老師。

回憶入職初期,汪曉華笑言,“到縣裡培訓的時候,最怕別人問在哪個學校工作,都知道這是最差的學校。”

提起適崗之艱難,汪曉華分享了一個小故事。學生不會說普通話,溝通靠表演。有一次,鬧了矛盾的學生到辦公室找她“告狀”,因為無法用普通話表達,便當面“情境再現”。日常溝通如此,課堂教學更是難以正常開展。

如今,這樣的溝通障礙早已不復存在。“小孩子的學習能力是很強的,現在,學生的普通話發音甚至比老師還要標准。”

汪曉華將變化歸因於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專題教室,“每次用平板上課,學生都特別專注,小身板挺得筆直。每個人每個字的發音、筆順,系統都能給出精准的反饋,相當於為學生配備了專屬的人工智能老師。”

聽說讀寫,學生通過平板都能自主學習。課堂上,汪曉華把更多時間放在優質資源的調用上,通過大量圖片和視頻資源營造更具體更生動的意義空間,讓學生理解課文背后的深刻意涵,最大化發揮教材的育人作用。

“我的學生雖然沒有離開過皮山,甚至大部分連科克鐵熱克鄉之外的地方都沒去過。在課堂上,大屏裡的資源擴大了孩子眼裡的世界。”讓汪曉華欣喜的是,孩子們對未來越來越有自信,“這兩年再問孩子們長大后想做什麼,他們總能說出五花八門的想法,不再像以前那麼茫然。”

學生在進步,老師也不甘落后。依托教師智能學習平台,少數民族教師的普通話水平顯著提高。2021年,20余名教師順利通過國家普通話二級考試,帕提古麗·米吉提就是其中之一。

“國家發展太快了,不更新自己的認識和思維,很快就會被社會淘汰。”從教十三年的帕提古麗·米吉提老師從不敢停止學習,尤其是對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的學習。

即便如此,第一次接觸教師智能學習平台的時候,帕提古麗還是陷入了自我懷疑。“一直覺得自己普通話水平不錯,在APP裡學習之后,才發現自己的發音還有很多問題。”

“我不能把錯的發音教給學生。”帶著這樣的信念,帕提古麗開始用教師智能學習平台努力學習普通話,並獲得國家普通話二級乙等証書。

帕提古麗時常羨慕自己的學生,“她們太幸福了,從小就能享受這麼好的學習條件,想學什麼就可以學什麼,還可以在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專題資源裡拓展眼界。”

筑夢鑄魂:童心綻放多彩夢想

相較於帕提古麗的童年,皮山孩子當前處身的學習環境判若雲泥。智慧教育常態化應用之下,孩子們正在優質教育資源的滋養下,快速成長。

課間,走在教學樓的走廊裡,隨處可見的讀書角裡,總能遇到正在閱讀的孩子。路過四年級三班教室,幾個學生正在討論自己最喜歡的課文,筆者被孩子們字正腔圓的普通話發音吸引,好奇地湊了過去。

學生們在一起討論課文。安徽援疆供圖

布再娜普·麥麥提阿卜拉最喜歡元代詩人王冕《墨梅》。“你見過梅花嗎?”看著布再娜普認真的模樣,筆者發問。

話音未落,旁邊穆薩江·麥麥提敏搶先回答,“我們都見過,牆上畫的有,大屏裡有,平板裡也有。不只是梅花,平板裡什麼都有。”

借助備授課一體化智能教學系統,中華民族共同體專題資源融貫於學科教學全程,豐富的音視頻資源極大豐富了課堂,讓教學內容具體有形、可知可感,課堂更有溫度。

“上課的時候,老師會給我們放視頻看圖片,每一節課都讓人覺得感動。”熱依拉·麥合木提輕聲說。

問及普通話學習過程,孩子們興奮地分享起平板裡的功能。“跟著平板讀就好了,讀對的字會變成綠色,讀錯的字變成紅色,沒讀到的字是灰色的。裡頭還有很多好玩的游戲,超級有趣,玩著玩著就學好了。”

“六年級之后,老師就不能再教我了。”布再娜普有些失落。

“到那時候,我們會有新老師,中學的老師、大學老師。等考上大學,我們就能看大海了。”熱依拉看著布再娜普。

“好呀!《海底世界》那一課裡學的東西,都可以看到真的。看完大海,我們再去北京爬長城、看天安門。”

……

孩子們嬉笑著,童言童語裡,夢想的種子正在生根發芽!(閆龍春)

來源:安徽援疆

(責編:楊睿、韓婷)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