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為擎 創新潮涌

2021年06月26日10:43  來源:新疆日報
 

超低風速風機技術國際領先,光伏電站系統集成能力全國第一,小麥、棉花自育品種種植面積佔比均在90%以上……新疆大地上,科技創新煥發勃勃生機。

黨的十八大以來,新疆科技發展日新月異,科技體系逐步完善,結構日趨優化,在助力高質量發展的道路上步履鏗鏘。

核心技術彰顯實力

6月3日,2021國際太陽能光伏與智慧能源(上海)展覽會暨論壇上,特變電工股份有限公司的全新一代1500V 300kW+組串式逆變器面世,這意味著更大功率等級、更低成本的系統組網方案已經成熟。在“西電東送”等國家重大工程中,多項填補國內空白的技術都出自特變電工。

“十三五”時期,新疆在新能源開發、石油石化、煤炭煤化工、奶業等自治區優勢產業和重點行業,以及輸變電裝備制造、礦產資源開發、煤層氣開發、畜禽新品種選育、地方病防治等領域,組織實施重大科技專項28項、重點研發專項147項,涌現出一大批具有引領、帶動作用的科技成果。

一串串亮眼的數字,印証著新疆科技創新的成效。

——“十三五”期間,新疆實施NSFC—新疆聯合基金項目270項,金額達3.36億元,涉及農業、生物多樣性與生物資源等領域﹔實施自治區自然科學基金資助項目共2507項,總投入1.68億元。

——目前,全區擁有縣以上部門屬研究與技術開發機構110個、重點實驗室86個。“十三五”期間,自治區級科技計劃新立項項目6890個。其中,重大科技專項28個、重點研發專項147個、創新條件(人才、基地)專項3894個、區域協同創新專項596個、科技成果轉化示范專項2225個。

如今,新疆特色優勢領域創新能力和技術水平大幅提升,超低風速風機技術國際領先,光伏電站系統集成能力全國第一,太陽能、風能、特高壓輸變電、油氣勘探等技術領跑全國。

創新驅動產業發展

6月,在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一師16團的棉花試驗田裡,當地與新疆農業科學院和中國農業大學共同示范栽培的棉花新品種茁壯成長。

去年,這片試驗田裡的新疆自選培育機採棉新品種,畝產突破690公斤,質量達到“雙31”標准。

新疆農業科學院經濟作物研究所研究員李雪源介紹,通過對機採棉品種的遺傳改良和化學調控藥劑、脫葉催熟劑的改進,機械採摘採淨率、採收率大幅提高。

在科技支撐下,新疆產業升級步伐加快。石油石化、棉花、林果深加工等優勢產業的技術水平和競爭力大幅提升。通過開展新品種選育技術研究及應用,小麥、棉花自育品種種植面積佔比均在90%以上。

截至目前,新疆共建成國家級高新區2家、自治區級高新區17家。2020年,新疆高新區營業收入6645.02億元,園區工業總產值1858.41億元,高新技術產品產值1787.27億元。

與此同時,新疆不斷推進配套體制機制建設,逐步建立健全區域創新體系,大力開展絲綢之路經濟帶創新驅動發展試驗區建設和烏昌石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建設。緊抓“兩區”建設機遇,今年上半年,昌吉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簽訂了涉及醫療科技、機械電子等行業項目﹔石河子經濟技術開發區布局工業互聯網、5G、數據中心等新基建項目。

培養人才擴大合作

日前,烏魯木齊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新市區)轄區企業新疆熙菱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新疆銀朵蘭藥業股份有限公司、新疆聯海創智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獲批設立國家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創新之道,唯在得人。

近年來,新疆科技人才隊伍培養力度不斷加大。截至目前,自治區創新條件(人才、基地)專項達3894個,少數民族科技骨干數量比2019年增加2.1倍。

自治區科技廳黨組書記、副廳長孫永建介紹,“十三五”期間,以天山青年計劃、天山雪鬆等計劃為重點,通過“項目+人才”的模式,培養了一批高層次創新領軍人才和創新團隊。

2020年,新疆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54人,全年招收博士后研究人員109人,新設博士后科研工作站20個。

與此同時,新疆還不斷加強科技合作,助推科技創新和產業技術人才成長。

“十三五”期間,自治區“上海合作組織科技伙伴計劃”及國際科技合作計劃項目共確定立項144項,安排財政科技專項資金8951.5萬元。通過“平台建設—人才培養—基地建設—技術推廣”的系統性合作,先后與中亞國家聯合建成中科院中亞生態環境研究中心、中科院中烏醫藥聯合中心等項目。(鄭卓 謝慧變)

(責編:吐孫那衣·艾先、韓婷)

熱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