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人民報告"系列訪談①】新疆:讓農民工不再“憂薪”

2020年12月31日16:05  來源:人民網-新疆頻道
 

現場訪談嘉賓: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人民檢察院第七檢察部三級檢察官助理 王葵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勞動監察處副處長 孫延亮

人民網:解決農民工欠薪難題,需要行政、司法等多部門同時發力。請問自治區人民檢察院在拖欠農民工工資問題上是如何處理的?採取了哪些措施?

王葵:2020年5月1日,我國第一部保障農民工工資權益的專門性法規《保障農民工工資支付條例》正式實施,為實現根治欠薪問題提供了堅實的制度支撐和法律保障。自治區檢察院以貫徹落實《保障農民工工資支付條例》為契機,為實現根治欠薪問題提供司法保障,根據新疆區域特點,行政檢察部制定了《關於開展農民工工資問題專項監督的實施方案》,於2020年6月至2021年3月在全疆開展農民工工資專項監督活動,以建設工程合同糾紛、國有土地使用權糾紛、拆遷安置補償糾紛等行業拖欠農民工工資問題,以及社會保險糾紛、農民工工傷認定及行政非訴執行為工作重點,積極履職盡責。新疆各地檢察機關與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聯合出台相關協作機制文件,與當地人社部門溝通協調,對農民工群體討薪案件及時介入,針對行政機關不當履職、怠於履職的情形發出檢察建議,對於一些疑難、復雜、涉及人員眾多等類型的案件,經人社部門邀請,實質參與化解爭議。尤其在涉及建設工程承包等法律關系復雜的案件中,檢察機關從執法方向、案件定性、事實認定、証據收集、法律適用等方面提出意見,並與人社部門緊密配合,深入調查核實、釋法說理,充分發揮雙方職能和技術優勢,形成工作合力,從源頭化解行政爭議,實現雙贏多贏共贏的辦案效果。截至2020年11月,自治區檢察院共辦理農民工討薪案件152件,提出檢察建議96 件,幫助農民工討薪額達2739. 97萬元。切實解決了一批拖欠農民工工資的案件,發揮了行政檢察部門的法律監督職能。

人民網:隨著2021年元旦、春節臨近,農民工工資支付即將進入高峰期,此時也是欠薪問題的易發高發期,請問農民工朋友遇到欠薪問題時,應該注意哪些問題?

孫延亮:當遇到欠薪問題時,首先要搞清楚三個問題:一是搞清楚問題性質,欠薪問題是用人單位欠農民工的,還是個人欠農民工的﹔二是搞清楚用工所在地,農民工實際在哪個單位或哪個項目上干活﹔三是搞清楚雙方對欠薪問題有無爭議,勞動仲裁、法院是否已經受理和裁定。其次是要准備好相關証據材料,如:身份証、勞動合同、工資証明、欠條等。然后到相關單位進行維權,途徑有以下幾種:一是到單位人事、勞資或工會部門反映,內部先行處理,如果解決不了,到有關部門進行投訴反映。二是屬於用人單位欠農民工工資,對事實清楚、沒有爭議的,農民工可持相關証據材料,到用工所在地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勞動保障監察機構進行投訴,投訴方式有電話投訴、窗口投訴、掃描微信二維碼投訴等。也可向用工所在地人民法院直接起訴。三是屬於用人單位欠農民工工資,但雙方對工資支付有爭議的,農民工可持相關証據材料,到用工所在地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機構申請勞動仲裁。四是屬於個人(即自然人)欠農民工工資的,是民事糾紛,農民工可持有關証據到人民法院進行訴訟。另外,農民工也可向當地信訪或人民調解組織反映,通過調解來處理欠薪問題。

人民網:近年來,在多方努力下,治理欠薪工作取得了顯著成效。但是拖欠農民工工資問題尚未得到根本解決。應該如何避免“年年欠薪,年年清欠,年年討薪”的情況出現?

孫延亮:要想避免“年年欠薪,年年清欠,年年討薪”的情況出現需要從以下三點開展工作:一是建立長效機制,從源頭上加強預防和監管。在強化長效機制的運用上“下功夫”,從法律和制度上“找藥方”。2020年《保障農民工工資支付條例》的出台和實施之所以備受矚目,就是因為它是近年來治理欠薪工作成功經驗的制度化提升,是依法治欠的重要體現和制度保証。比如,針對農民工欠薪問題頻發的工程建設領域,《條例》作出特別規定,從提出專用賬戶制度、破解“沒錢發”難題,到實行總包代發模式謹防工資被截留、明確“怎麼發”的方式,再到推動農民工實名制管理、解決“發給誰”的問題等。制度的完善,有助於規范程序、填補漏洞,切實保護農民工的合法權益,為確保農民工按時拿到“辛苦錢”建立起長效機制。二是進行綜合治理,多措並舉處理欠薪問題。採取多種手段,加大對拖欠農民工工資違法行為的處理力度,營造不敢欠、不能欠的社會氛圍。如:對拖欠農民工工資拒不支付行為要進行行政處罰,並在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平台上進行公示,對涉嫌惡意欠薪的可以拒不支付勞動報酬罪移送公安部門立案查處,對重大勞動保障違法行為進行社會公布,對造成嚴重后果的可將用工主體納入拖欠農民工工資“黑名單”管理等予以公示,信息共享,由相關部門在各自職責范圍內依法依規實施聯合懲戒,在政府資金支持、政府採購、招投標、生產許可、資質審核、融資貸款、市場准入、稅收優惠、評優評先、乘坐飛機或高鐵等方面予以限制。建立企業信用與自然人信用挂鉤機制,強化跨行業、跨領域、跨部門失信聯合懲戒,對失信主體依法予以限制。三是開展普法宣傳,教育和引導企業遵守勞動保障法律法規,教育和引導農民工依法維權。2020年重點宣傳了《保障農民工工資支付條例》,開展普法送法“進工地”,到工地現場、農民工身邊送法律小冊子、宣傳挂圖等活動。定期組織各地對轄區內開工建設項目農民工工資發放、落實實名制管理、農民工工資專用賬戶、工資保証金、維權信息告示牌等內容進行排查,及時糾正和查處拖欠工資等違法行為,確保農民工工資按月支付到位。

人民網:年末將至農民工工資支付即將迎來高峰,順順利利拿到工資、高高興興回家過年,是很多農民工朋友心底的願望,請問2020年年底在保障農民工工資足額按時發放上有什麼計劃和打算?

王葵:在保障年底農民工工資足額按時發放上自治區人民檢察院有以下打算:一是行政檢察部門將一如既往貫徹落實高檢院指示精神,將“加強行政檢察監督促進行政爭議實質性化解”專項活動形成常態化工作機制,督導全疆貫徹落實。二是建章立制,積極與自治區人社廳洽談溝通建立合作機制,目前《關於整治拖欠農民工工資問題 加強工作協作的意見》正在討論中。

孫延亮:工資是農民工生存權的重要保障,城市建設與環境改善離不開農民工的辛勤付出,為保障農民工按時足額拿到工資,自治區已於2020年11月中旬啟動了根治欠薪冬季專項行動,組織各地、各單位積極排查欠薪隱患,認真解決欠薪問題,冬季行動也取得了階段性成效。隨著元旦、春節的來臨,沒有拿上工資的農民工心情更加焦急。下一步,我們一是進一步強化政治擔當。把保障農民工工資支付作為當前最重要的政治任務,採取超常規措施,合力攻堅,全力以赴打贏歲末年初根治欠薪攻堅戰。二是進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對各地排查出的尚未處理完畢的欠薪余案和農民工投訴反映的欠薪線索,集中優勢力量進行問題化解。三是提早落實長效機制。在抓好當前工作的同時,認真研究梳理根治欠薪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圍繞《保障農民工工資支付條例》的貫徹落實,從源頭上加強預防和治理,從根本上解決拖欠農民工工資問題。

(責編:李欣洋、韓婷)

熱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