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援疆:創新大學生支教模式 探索團結穩疆新舉措

2020年12月08日18:28  來源:人民網-新疆頻道
 

【摘要】近幾年來,天津在教育援疆上不斷創新大學生支教模式,探索團結穩疆新舉措,緊緊圍繞到2020年實現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教學全覆蓋的總體目標,聚焦和田地區國語教師嚴重短缺等突出問題,選派市屬高校優秀大學生赴和田支教。2018年3月至今,天津市已累計選派五批十所市屬高校共計1550名大學生和105名帶隊教師分5個批次赴和田地區策勒、於田、民豐三縣開展支教,對幼兒園、小學和各級各類職業學校實現有效覆蓋,極大緩解和田地區國語教師短缺壓力,提升了職業院校學生技術技能水平。這一舉措是全國援疆工作中的首創,反映了天津對口支援新疆和田地區重點突出教育援建的特色,形成了天津脫貧攻堅的一張閃亮“名片”。目前,天津市已逐步探索並創新形成了“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教學、民族團結、大學生素質培養”三者高度融合、有機統一的大學生支教“三結合、三促進”模式,為提高和田地區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教學水平、職業教育技術技能水平、促進和田地區教育事業發展、助推教育扶貧領域向更高層次邁進發揮了積極作用,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和團結穩疆奉獻了“天津智慧”,作出了積極貢獻。

近年來,天津援疆前方指揮部深入貫徹落實新時代黨的治疆方略和天津市委、市政府關於加強東西部扶貧協作和對口支援系列工作部署,將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作為工作主線,來主動謀劃和大力推動教育援疆工作向縱深領域拓展。

文相通,則民相親。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教學工作對於凝聚人心,加強民族團結,穩定邊疆具有重要意義。天津援疆前指緊緊圍繞到2020年實現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教學全覆蓋的總體目標,聚焦和田地區國語教師嚴重短缺等突出問題,選派市屬高校優秀大學生赴和田支教。2018年3月至今,天津市已累計選派五批十所市屬高校共計1550名大學生和105名帶隊教師分5個批次赴和田地區策勒、於田、民豐三縣開展支教,對幼兒園、小學和各級各類職業學校實現有效覆蓋,極大緩解和田地區國語教師短缺壓力,提升了職業院校學生技術技能水平。這一舉措是全國援疆工作中的首創,反映了天津對口支援新疆和田地區重點突出教育援建的特色,形成了天津脫貧攻堅的一張閃亮“名片”。

目前,天津市已逐步探索並創新形成了“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教學、民族團結、大學生素質培養”三者高度融合、有機統一的大學生支教“三結合、三促進”模式,為提高和田地區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教學水平、職業教育技術技能水平、促進和田地區教育事業發展、助推教育扶貧領域向更高層次邁進發揮了積極作用,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和團結穩疆奉獻了“天津智慧”,作出了積極貢獻。

一、堅持以理念創新為先導,構建全鏈條支撐保障體系

一是創新遴選方式,加強選拔力度。針對和田國語教師嚴重短缺、基礎教育薄弱的實際情況,在報名初審、筆試、面試的基礎上,增加心理測試環節,從多個方面考察大學生綜合素養,堅決把好支教大學生的政治關、學業關和心理關。2020年9月,天津工業大學、天津農學院和天津職業技術師范大學三所高校按照充分發動、主動報名、體檢篩查、逐級審核的程序,精心選派第五批支教大學生共350名,單批次派出校數量和派出人數創歷史新高,工作不斷升級加力。

二是強化教學技能,加強培訓力度。支教大學生出發前,集中在津參加為期3周的崗位技能培訓,統一安排多名專家對教師基本技能等方面進行專業指導,規范授課方法,統一教學標准,為進疆后順利開展支教工作打下堅實基礎。2020年上半年面對疫情的影響,援疆前指在天津市教委的大力支持下,積極協調完成天津市第五批赴新疆和田地區實習支教大學生線上崗前培訓相關工作,強化培訓管理,精心安排培訓內容,確保培訓實效。9月和田地區復課開學后,再次對第五批支教大學生組織有針對性的臨行培訓,並建立了正式開展支教后的常態化網上培訓輔導機制。

三是完善服務機制,加強保障力度。和田地委、行署圍繞提供更優質的工作、生活和安全保障,與天津市教委共同制定了《支教大學生條件保障標准》,天津援疆前方指揮部累計安排6600萬元專項資金用於保障支教工作順利開展。為免除支教大學生學業上的后顧之憂,派出高校還積極創新培養機制,赴和田開展教師資格認定或在受援地為支教大學生舉行特殊的畢業典禮。

二、堅持以民族團結為主線,營造全天候凝聚人心氛圍

一是營造國語學習環境,增進交流理解。在日常教學和互動中,創新開展音視頻教學,大力營造“學國家通用文字,講國家通用語言”的學習氛圍,注重加強日常聽說能力鍛煉,通過糾正和規范發音方法,顯著提高了當地學生對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的理解能力和表達能力。於田縣小朋友買提江,在支教大學生的悉心指導下,獲得和田地區第二屆“唱響新時代”國家通用語言文字大賽於田縣青少年組一等獎。

二是突出愛國主義教育,厚植家國情懷。天津支教大學生注重在開展教學的過程中,堅持把愛國主義教育和中華文化貫穿其中,強化引導學生不斷增強對偉大祖國、中華民族、中華文化、中國共產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認同,持續傳播新時代發展的正能量,幫助學生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三是促進民族團結一家親,助力團結穩疆。積極組織支教大學生同當地學生開展“三進兩聯一交友”“民族團結一家親”等特色活動,通過結對、交友、家訪,支教大學生們及時了解學生家庭情況,幫助學生解決認識上存在的問題,同學生和學生家庭建立了深厚的情感和友誼,播種民族團結的種子並悉心澆灌、培育。

四是提升職業教育技術技能水平,助推脫貧攻堅。充分發揮天津市職業教育資源優勢和職業教育支教大學生的技術技能優勢,幫助和田地區職業教育“補短板、強弱項”,服務和田地區經濟社會發展,助推脫貧攻堅。實現“以教促學、教學相長”,通過課堂講解與多媒體教學相結合,打牢學生的基本專業知識基礎,激發學習興趣﹔通過實訓課上開展技能實操、實驗教學等實踐教學方式,訓練學生的實踐技能,鞏固專業知識﹔通過設計綜合性的課堂任務,對學生所學知識和技能進行綜合訓練,夯實專業知識和實踐技能,提升學生的綜合創新和應用能力。

三、堅持以思想培育為關鍵,搭建全方位成長歷練平台

一是重視黨建引領,發揮模范作用。堅持把黨建工作貫穿支教全過程,以“五個一”活動為載體,通過開展每周一次黨團教育、每月一次民族聯誼活動等,充分發揮“一名黨員一面旗”的先鋒模范作用。在策勒縣第二幼兒園支教的大學生甘景,自願放棄新疆大學研究生復試機會、全身心投入教育幫扶的感人事跡被當地媒體報道后,取得廣泛積極的社會反響。

二是激發干事熱情,踐行胡楊精神。通過開展實地學訪、座談交流、事跡宣講等活動,積極引導支教大學生樹立敬業奉獻、實干興邦的奮斗志向,鼓勵大學生在邊疆艱苦地區發揮專業所學,踐行胡楊精神和兵團精神,扎根邊疆、奉獻邊疆,讓青春之花綻放在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實踐中書寫精彩人生、實現人生夢想。天津職業技術師范大學選派的大學生馬順武,在完成支教任務后,毅然選擇回到民豐縣工作,生動詮釋了當代大學生投身邊疆建設的家國情懷。

三是錘煉意志品質,打造忠誠隊伍。教育和引導支教大學生牢記使命、鍛煉成才,既要胸懷夢想,又要腳踏實地,以實習支教為契機鍛造受益一生的優秀意志品質。管理部門堅持高標准、嚴要求,結合實際制定日常管理規范,建立工作業績評價檔案,健全“日反饋、周總結、月報告”請示報告制度,著力增強大學生守紀律、顧大局的意識,使其盡快完成從在校大學生到邊疆支教實習教師的角色轉換,打造出一支忠誠、擔當、奮進的支教隊伍,以高質量的支教服務積極彌補和田地區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教學師資力量缺口,提高職業學校整體技術技能水平,助力社會穩定和脫貧攻堅。

天津大學生支教項目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和田地區的社會穩定和長治久安、民族團結發揮了重要作用。(天津援疆)

(責編:楊睿、韓婷)

熱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