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1日17時,滿載著106隻敞頂箱煤炭的10158次列車從紅淖鐵路淖毛湖站緩緩開出,駛向成都,這是紅淖鐵路自去年開通以來首次利用敞頂箱發運煤炭。
“十三五”期間,新疆圍繞“疆內環起來、進出疆快起來”目標加大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力度,交通基礎設施網絡加速形成,進出境、進出疆更加便利,南北疆加快互聯互通,絲綢之路經濟帶交通樞紐中心建設取得重要進展。
交通網絡越織越密
今年“十一”假期,新疆又一條“四改八”項目——連霍高速(G30)新疆境內小草湖至烏魯木齊段改擴建項目正常運行,新疆雙向八車道高速公路裡程達481公裡。
“十三五”以來,一系列重大交通工程在天山南北先后落地,推動交通運輸體系不斷完善。
高速公路四通八達。G7京新高速明水至哈密、G3012喀什(疏勒)—葉城—墨玉高速公路二期等高速公路建成通車,截至2019年底,全區公路總裡程為19.42萬公裡(含兵團),其中高速公路總裡程5293公裡,所有地州市邁入高速公路時代,全疆高速公路主骨架形成。2019年,G30吐魯番—小草湖、G30烏魯木齊—奎屯、G30小草湖—烏魯木齊四改八高速公路建成通車,新疆邁入八車道高速公路時代。
鐵路發展蹄疾步穩。蘭新高鐵投運、額濟納至哈密鐵路、克塔鐵路、博州支線等鐵路相繼開通運營,進出疆通道增多、運能增加。截至9月底,新疆鐵路總營業裡程達到6838.7公裡,比2015年增加近1000公裡,已形成跨越三山兩盆地的全新路網布局。隨著年內格庫鐵路新疆段、阿富准鐵路的開通運營,新疆南北鐵路網環線更趨成熟。
機場建設快馬加鞭。新疆機場集團7個改擴建工程全部開工建設,其中塔城、阿勒泰、伊寧、阿克蘇機場改擴建工程建成投運,到“十三五”末,新疆機場數量將達22個,一座座現代化新機場建成,讓新疆航空樞紐功能更強大。
從“走得了”到“走得快”“走得好”
去年11月30日,阿克蘇市柳源農場片區管委會祥和村通了硬化路,這個距離阿克蘇市135公裡的村子,成為全疆具備條件的建制村中最后一個修通硬化路的村子。
“以前村裡都是土路,遇到刮風下雨,地上坑坑窪窪特難走,無法外出。”村民陸學燦說。
“十三五”期間,我區農村公路建設取得巨大進展,截至2019年底,全區農村公路總裡程達到13.31萬公裡(不含兵團),較2015年末增加約1.61萬公裡,具備條件的建制村全部通了硬化路。路通車至,農牧民迎來“出門就有水泥路、抬腳就能上客車”的好日子。
各族群眾出行不再難,不僅“走得了”,更能“走得快”“走得好”。
2019年8月,“復興號”從烏魯木齊開至庫爾勒,新疆鐵路邁入“復興號”時代,並相繼開行烏魯木齊至庫爾勒、伊寧、博樂等方向時速160公裡動車組列車,列車運行速度大為提升。依托高密度、公交化的列車,新疆鐵路已形成以烏魯木齊為中心的1至5小時鐵路交通圈。
今年4月29日,蘭新高鐵全線實施電子客票。6月20日,全疆普速鐵路車站全面實施電子客票,旅客樂享電子客票“一証通行”帶來的便利出行體驗。
同樣是在今年,10月11日上午,烏魯木齊至西安首趟動車開行,全程運行時間13小時22分鐘,兩地間列車旅時壓縮12—21個小時。
到2019年,新疆機場開通航線達264條,19個國家、23個國際城市、84個國內城市與烏魯木齊通航,快捷高效的空中交通網加速形成,群眾出行更快捷舒適。
打通“大動脈”暢通“微循環”
經濟發展,交通先行。“十三五”以來,新疆交通打通“大動脈”,暢通“微循環”,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
交通推動商貿往來。
進出疆高速公路上,一輛輛貨車拉載著滿滿的貨物來來往往。2019年,新疆完成經營性道路貨運量842億噸。
12月1日上午,烏准鐵路將軍廟環線內,操作工人輕觸按鈕,煤炭從漏倉撒下,一趟敞頂箱列車很快灌裝完畢並開出。“十三五”期間,新疆鐵路協調主要發電企業通過鐵路發運煤炭,進一步暢通煤炭運輸通道,全力做好疆內疆外煤炭運輸,讓煤炭高效運出去。今年8月3日,新疆鐵路累計完成貨物發送量1億噸,較去年提前35天實現貨運量過億目標,條條鐵路線成為資源運輸重要通道。
“十三五”期間,越來越多的新疆特色農產品“打飛的”到內地省區,讓內地居民第一時間品嘗新疆特產的同時,搭建了農牧民脫貧致富的空中走廊。
交通帶動產業發展。
去年7月8日,G217線獨庫段公路病害處治提升服務品質工程一期全部竣工並投入使用,新增1500個停車位緩解停車難題,讓更多游客可順暢游覽獨庫公路沿途美景,高峰時期,平均每天有1萬多輛自駕車輛通行該路段,為新疆旅游產業發展注入新的力量。
從2016年5月中歐班列烏魯木齊集結中心投運以來,中歐班列開行數量逐漸增加,2019年開行1102列。新疆由向西物流通道變成亞歐大陸重要物流集散地,吸引百余家企業落戶烏魯木齊國際陸港區。
山高愈前行,揚帆再起航。眼下,一項項重大交通工程加緊建設,為新疆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不竭的強大動力,更夯實了“十四五”發展之基。(逯風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