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自治區人民醫院黨委副書記、副院長戈小虎來說,自從年初接過新疆第三批支援湖北醫療隊的大旗,“抗疫”兩個字就排滿了他的日程表……
54個日日夜夜1296個小時奮戰不息、救治新冠肺炎重症患者110例……戈小虎帶隊出色完成了支援湖北的醫療救治任務,實現了“打勝仗”“零感染”的目標,醫療隊黨總支被評為“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基層黨組織”,醫療隊被授予“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集體”“全國衛生健康系統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先進集體”榮譽稱號。
臨危受命
“疫情當前,危難面前,醫生就是戰士,就要往前沖,盡我們的一份責任。”戈小虎說。
年初,新冠肺炎疫情肆虐武漢。“我有經驗,讓我去。”參加過汶川、玉樹地震救援,有著豐富救援經驗的戈小虎深知這是一場艱苦的戰斗。
危難之中顯身手。作為領隊的戈小虎和院黨委成員們一起,從全院報名的1600多人中挑選出重症、呼吸等專業的醫護精兵,142名“戰士”來不及與家人告別,跟著領隊喊出“不獲全勝,決不收兵”的誓言。
2月6日晚11時15分,醫療隊抵達武漢。
戈小虎說:“當時想得最多的,是在完成救治任務的同時,要把我的隊員一個不落地平安帶回家!”
很快,醫療隊以“整建制接管、以隊包科”的模式進駐武漢大學人民醫院東院兩個重症病區,承擔起危重症患者的救治工作。
全力以赴
經上級黨組織批准,醫療隊成立了臨時黨總支,並成立3個黨支部,確保救援工作中的急難險重任務都有黨組織帶領、有黨員帶頭沖在前。
戈小虎放下行李就組織全體隊員開展防護等培訓,要求人人過關。為了保証醫療質量,他根據隊員專業特點,科學設立了醫療、護理、院感組長,並成立醫務部、護理部。
進駐病區后,戈小虎結合實際,將病區劃分為紅、黃、綠區,對患者進行分區管理﹔成立多學科專家會診團隊、ECMO小組、康復小組等技術團隊﹔建立三級會診制度,落實三級查房制度﹔建立疑難危重病治療專家組,對每位患者逐一分析評估,制定最優治療方案,並對診療指南及病例管理規范進行反復培訓。
在診療過程中,戈小虎帶著醫療隊摸索並整理了一套早期預警機制,以便及早發現患者的病情變化。他鼓勵隊員在治療過程中更多地給予患者人文關懷,形成了“臨床診療+心理疏導”救治模式,引導患者樹立信心。
54天,在最危險的重症隔離病區,戈小虎和隊員們用頑強的毅力、精湛的醫術和細致的人文關懷,從死神手中奪回一條條鮮活的生命。
鐵漢柔情
戈小虎對隊員們十分關愛,他經常找隊員談心,發現一些年輕隊員有心理變化,及時進行疏導。
“那時看著隊員們推開那道門走向紅區,我的心都是揪著的。”戈小虎哽咽著回憶。
那段時間,武漢天氣時常變化,常有雨雪天氣出現。“在北方有暖氣過冬的隊員們,來到陰冷的南方,在病房穿防護服工作出一身汗,出來后吹冷風,我就怕他們病倒。”他說。
有時隊員不能按時下班,戈小虎就與駐地廚房溝通,保障每位隊員無論幾點下班都能吃到熱飯熱菜。隊員們每天有水果補充營養,還吃上了家鄉的抓飯……這位“大家長”想方設法保障一線隊員工作與生活所需。
提到支援湖北最大的收獲,戈小虎毫不猶豫地說是“鍛煉了一支隊伍”。“在7月烏魯木齊疫情和10月疏附縣疫情中,這支隊伍在各自崗位上發揮了抗疫主力軍的作用。”11月24日,剛從北京領獎回來的戈小虎繼續投入醫院的院感防控工作,他說,“是無數個醫護工作者,構成了保護人民身體健康的‘脊梁’,我將繼續不懈奮斗,讓抗疫精神永放時代光芒。”(晁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