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大漠邊疆到歐洲市場——“羊腸小道”變脫貧通途

2020年11月18日11:19  來源:新疆日報
 
原標題:從大漠邊疆到歐洲市場

“羊腸小道”有多長?

一根細細的羊小腸不足30米長,在新疆和田卻因為一條“變廢為寶”的生產線,跨越山河和國界,一路通向歐洲市場。

蜿蜒的玉龍喀什河從新疆和田市穿城而過,河西岸北京和田工業園區裡的和田秋實昆侖雪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數十名工人正在車間熟練處理纏繞在一起的羊小腸。經過清洗、剝離、浸泡等,羊小腸變成一根根長約25米的透亮腸衣。

“別小看這薄薄細細的腸衣,它是西方不少食客的最愛,用來做香腸口感非常好。羊小腸腸衣韌性和彈性獨特,是醫用縫合線的好材料,還能用來做高端網球拍……”說起羊小腸腸衣的用途,公司董事長劉長利如數家珍。

作為北京援疆產業扶貧項目,劉長利在2015年將公司落戶離北京4000多公裡外的和田,看中的是當地豐富的原材料和農村富余勞動力資源。當地人世代養羊吃羊,羊小腸味苦,往往被當作廢物處理掉,但當地百姓對處理羊小腸並不陌生,加工起來得心應手。

31歲的車間女工吐尼莎·麥提賽迪來自和田地區於田縣,在朋友介紹下來到這裡工作兩年多。她每天能處理100多條羊小腸。“家裡養了25隻羊,之前從沒聽說過羊小腸還有用,而且用處這麼大。”

劉長利介紹,去年公司加工處理近1000萬根羊小腸,產值約1.5億元,基本是出口,約2/3流向歐洲市場,約1/3銷售到日本,“羊小腸海外市場需求大,供不應求。”

這條腸衣生產線不僅讓當地人對羊小腸刮目相看,也改變了不少村民對待工作的態度。在計件工資、多勞多得等管理辦法激勵下,廠裡員工興起“比學趕超”。

原本在家務農的吐尼莎自豪地說,她來上班后最多一個月掙了5000多元。“我平時基本不請假,我特別喜歡這份工作。”談話間,吐尼莎耳朵上的黃金耳飾搖曳發亮,這是她去年花3300元給自己買的禮物。

劉長利說,目前企業僅羊小腸收購和處理環節就帶動當地勞動力就業270余人,其中約35%曾是建檔立卡貧困戶,工廠投產至今帶動近1000戶貧困戶脫貧。

憑借穩定的收入,吐尼莎一家三口去年輕鬆脫貧摘帽。她今年7月剛考取了駕照,准備日后買輛車。“能穩定掙錢的感覺真好!”(新華社烏魯木齊11月17日電)

(責編:楊睿、韓婷)

熱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