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烏什縣:戈壁灘變富民林(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

2020年11月16日19:23  來源:人民網-新疆頻道
 

從新疆阿克蘇市一路向西,一望無際的戈壁灘一片荒涼,天上無飛鳥、地上不長草、風吹石頭跑……伴隨著正午的陽光,汽車緩緩前行,一抹綠意出現並逐漸放大,點綴在黃褐色的戈壁上格外顯眼。

走進阿合雅鎮吐曼村萬畝沙棘苗圃基地,一座座排列整齊的溫室大棚內,智能化的溫室灌溉系統正在澆水,濕度控制系統在自動調節,大棚外,工人們正在對大棚情況進行檢查。

工人們正在對大棚進行檢查。李欣洋 攝

“我們現在擁有12個大棚,每個大棚都培育著20萬株的沙棘苗,平均每株沙棘苗的價格為2元,一個大棚一季度的收益就可以達到40多萬元。最近在趙英博士的帶領下,我們剛剛嘗試成功了反季節扦插,原來一年可以收獲兩季的沙棘苗,現在一年可以收獲三季,等到冬天的時候我們會繼續嘗試冬季扦插,如果成功了,一年可以收獲四季。”烏什縣林草局黨組成員、副局長班恩博高興地說。

這批正在培育的苗木是烏什縣萬畝沙棘生態林其中的一個品種——深秋紅,也叫大果沙棘。近年來,烏什縣為進一步推進“生態立縣、生態富民”的目標,縣委縣政府充分利用沙棘保持水土、涵養水源、防風固沙、改良土壤等生態特性,開展沙棘種植,實施萬畝沙棘生態林建設工程,以生態環境保護為主線開展沙棘育苗、種植,建立靠山、靠水、靠路的沙棘生態林防護屏障。

烏什縣阿合雅鎮吐曼村萬畝沙棘苗圃基地大棚。李欣洋 攝

“我們烏什縣地處阿克蘇河流域托什干河中下游,水資源非常豐富,為大面積種植沙棘提供了保障。萬畝沙棘生態林的建設,不僅會改善我們當地的生態環境,同時也會帶動周邊村民們的就業增收。”烏什縣黨委宣傳部副部長熊遇紅介紹說。

原來靠外出打零工維持生計的阿娜爾古麗·達吾提,現在是烏什縣阿合雅鎮吐曼村萬畝沙棘苗圃基地的生態護林員。“今年四月份來到這裡上班,現在每個月都能有2000元的收入,加上家裡種植小麥、核桃的收入,日子過得越來越好。”現在有了穩定工作的她,不用在為孩子上大學所需要的學費和生活費發愁了。

現在,萬畝沙棘苗圃基地共有員工45人,均為貧困戶,隨著沙棘苗的增加,場地的擴建將會為更多的貧困戶提供穩定的就業崗位。

2019年,烏什縣林業和草原局為進一步提高沙棘育苗能力,牽頭建設了烏什縣沙棘研究中心,在趙英博士的帶領下,從沙棘的遺傳基因開始研究改良沙棘品種,實現了苗木批量化生產。

烏什縣沙棘研究中心工作人員正在對沙棘幼苗進行觀察。李欣洋 攝

“目前,我們研發出的新棘1號到新棘5號,相比以往的沙棘品種,果實大、產量高、生長迅速、易於採摘,總體技術已經達到了國際領先水平。同時,我們對今年新引進的沙棘深加工企業全部進行了安頓,預計明年開始進行投產。現在我們烏什縣從上線培育研究,中線種植管理,下線發展加工,三位一體全部建立完成。”烏什縣林業和草原局黨組書記副局長王國良介紹說。

據了解,烏什縣阿合雅鎮吐曼村萬畝沙棘苗圃基地已完成沙棘種植面積1000畝,今年秋季將完成最后1800畝的種植。明年春季烏什縣計劃完成沙棘生態森建設30萬畝。(李欣洋)

(責編:李欣洋、韓婷)

熱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