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大規模開展技能培訓:人人都有一技傍身

2020年09月15日10:23  來源:新疆日報
 
原標題:人人都有一技傍身

“以前我就是個打馕的,現在我是‘新疆馕師’,大家都說我有含金量了。”最近,新疆評審認定首批200名“新疆馕師”,於田縣科克亞鄉先鋒村村民買買提·卡吾勒榜上有名,被評為高級工,他格外自豪。

買買提從事打馕12年,技能提升了,還加入了打馕合作社。如今,他一個月收入五六千元。“有一門手藝,心裡很踏實。隻要努力提高技能,幸福生活就更有底氣了。”買買提說。

像買買提一樣,許許多多的新疆人通過一技傍身和技能提升,帶著整個家庭過上了幸福生活。事實証明,堅持不斷提高勞動者素質,是提升就業質量、增加老百姓收入的重要抓手。

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技能人才隊伍建設工作。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勞動者素質對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發展至關重要。要健全技能人才培養、使用、評價、激勵制度,大力發展技工教育,大規模開展職業技能培訓,加快培養大批高素質勞動者和技術技能人才。

為促進和穩定就業、緩解結構性就業矛盾,近年來新疆面向就業重點群體、企業在崗職工和建檔立卡貧困家庭勞動力等城鄉各類勞動者,大規模開展技能培訓,大力發展技工教育,讓更多勞動者走上技能就業、技能增收、技能成才之路。

學會技能 錢包越來越鼓

“我現在會的技術多,掙的錢也多。”阿克陶縣富興毯業有限公司員工米熱姑·阿不都克裡木說。

米熱姑家在阿克陶縣加馬鐵力克鄉托塔依村。剛上班時,公司對她進行了理論和實踐培訓,第一個月,她拿到800元學徒補貼。

米熱姑勤奮好學,一年就學會了3項主要技術,工資也漲到一個月3500元。她還動員丈夫阿裡木江·熱西提來公司上班,學習機器維修技術。如今,夫妻倆一個月收入七八千元。錢包越來越鼓,他們買了小汽車,每天一起上班。“技能就業,讓我們過上了小康生活。”米熱姑樂呵呵地說。

自治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職業能力建設處處長梁萍介紹,新疆加大職業技能培訓力度,推行終身職業技能培訓制度,從南疆四地州深度貧困地區就業扶貧培訓促進計劃,到新生代農民工職業技能提升計劃﹔從全面推行企業新型學徒制,到覆蓋城鄉各類勞動者的職業技能提升行動,職業技能培訓覆蓋面逐步擴大,受益人群越來越多。

為提高貧困勞動力就業本領,新疆以南疆深度貧困地區為重點,對貧困勞動力分層分類開展職業培訓,確保貧困家庭每戶至少一名勞動者學習掌握一門就業技能。2018年至今年6月30日,全疆共開展貧困勞動力培訓61.24萬人次,其中南疆四地州51.55萬人次。

授之以魚,三餐之需﹔授之以漁,終生之用。如今,越來越多貧困勞動力靠技能吃飯,增強了自我發展能力,高質量脫貧更有底氣。麥爾耶姆·伊麥爾是阿克蘇市一家紡織企業試驗員,專門為出產的紗線品質把關。“我現在幾個月的收入就頂得上在家種地一年的收入,舍得花錢裝修房子、買時尚的新衣服,生活過得更好了。”她說。

一技之長 夢想越來越近

“站在領獎台上時,我深深體會到技能帶給我的這份榮耀,也深深體會到幸福生活是奮斗出來的。”回憶去年在全國首屆“三區三州”職業技能大賽領獎時的情景,喀什技師學院機電工程系學生買吾蘭江·沙吾提十分感慨。

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是黨中央、國務院作出的重大戰略部署,是促進新疆社會穩定和長治久安的重要舉措。黨的十八大以來,新疆不斷優化培養模式,積極構建現代職業教育人才培養體系,努力讓每個人都有出彩的機會。

買吾蘭江來自伽師縣,高考失利后,他選擇了技能成才之路,苦練焊接技能,在學校表現出色。“我們上學享受國家‘三免一補’政策,給家裡減輕了很多負擔。”買吾蘭江說。

2019年11月,買吾蘭江在全國首屆“三區三州”職業技能大賽上奪得了焊工項目學生組銅牌,拿到了焊工高級工的技能等級証書。

“我問過老師,像我這個專業,就業不用愁,一個月至少四五千元。”買吾蘭江說,他特別喜歡看央視紀錄片《大國工匠》,對自己人生道路的選擇愈發堅定。

現代職業教育的改革發展,培養了更多像買吾蘭江一樣的技術技能人才。截至2019年,新疆中等職業教育學校158所,在校生25.54萬人﹔技工院校98所,在校生82527人。

“全疆技工院校在校生人數較“十二五”翻了一番多。”自治區人社廳技工教育指導中心主任紀鈺林說,近年來,隨著自治區對技工教育的政策支持及投入力度加大,新疆技工教育發展迅速,技工院校開設專業百余個,涵蓋農業、工業、旅游服務業等領域。

職教一人,就業一人,脫貧一家。近年來,新疆充分發揮職業教育兜底作用,著力構建“人人有學上、個個有技能、家家有希望”的教育脫貧攻堅格局,助力貧困家庭“拔窮根”。“我們為貧困家庭學生開辟綠色通道。每一個建檔立卡貧困家庭學生,有意願的都可享受免費技工教育。”紀鈺林說。

讓人欣喜的是,新疆技工院校畢業生就業率一直保持較高水平。2019年,新疆技工院校畢業生就業率達到97%以上,一些專業的畢業生供不應求,畢業時出現企業“搶人”現象。

如今,“勞動光榮、技能寶貴、創造偉大”的社會風尚正在形成。更多青年選擇接受職業教育,人人有技能,個個有本領,三百六十行人才薈萃、繁星璀璨。新疆安裝高級技工學校教師王振自豪地說:“我的學生馬星宇17歲就獲得高級技師資格,在全疆屈指可數﹔馬世俊去年畢業后成為陝西汽車技工學校教師,前不久獲得‘陝汽工匠’稱號。”

技能提升 日子越過越美

“評為高級工后,我現在月收入7000多元,比以前增加了近2000元。”8月17日,廣匯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員工康小強說。

2018年,新疆出台天山工匠計劃實施細則,每年培訓自治區重點支持產業領域急需、緊缺高技能人才1萬人﹔出台《關於提高技術工人待遇的實施意見》,“支持技術工人憑技能提高待遇”是核心內容。

2019年7月,新疆開展企業技能人才自主評價試點,員工技能水平由企業“說了算”,開展自主評價的企業,評價結果必須與薪酬待遇挂鉤。

廣匯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是開展技能人才自主評價的企業之一,具備29個技能工種自主認定技能等級資格。同年,該公司還獲批國家級高技能人才培訓基地。

“自己學了本事,收入明顯提高。休假時和家人一起出去旅游,日子越過越滋潤。”作為“憑技能提高待遇”政策的受益者,康小強說,他還要繼續努力,爭取早日評上技師、高級技師。

“我們支持企業開展職工培訓,並給予一定補貼。”梁萍說,新疆對企業職工參加崗前培訓、安全技能培訓、崗位技能提升培訓、轉崗轉業培訓,按照不同技能等級給予每人最低1800元、最高6000元的培訓補貼。

“我1997年參加工作,從初級工、中級工一直評到高級技師、高級工程師,每月工資從一兩千元到現在的近萬元。黨和政府對技能人才越來越重視,我們的社會地位提高了,榮譽感更強了。”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的特變電工新疆變壓器廠高級技師、國家級技能大師工作室帶頭人王常平說。

2018年至2019年,全疆共建設高技能人才培訓基地21家,技能大師工作室35個,新增高技能人才5.67萬人。截至6月30日,全疆共有25家企業開展技能人才自主評價,發放技能等級証書3萬余本。

人人都有一技傍身,在走向全面小康生活的路上,新疆各族群眾的腳步一定會更加從容。(李春霞)

(責編:楊睿、韓婷)

熱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