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展防疫消殺、組織教研活動……開學前,校園裡總能看到楊生海忙碌的身影。
2016年,楊生海通過自治區特崗教師招聘考試,到喀什市多來特巴格鄉阿克亞比西小學任教,現任該小學黨支部書記。近4年來,該學校招聘了10余名特崗教師,這些教師思維創新、有活力,受到了學生和家長的歡迎。
為解決農村教師短缺問題,提升教師隊伍職業素養,我國於2006年、2010年相繼實施“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學校教師特設崗位計劃”(簡稱“特崗計劃”)和“中小學教師國家級培訓計劃”(簡稱“國培計劃”),“特崗計劃”成為新疆中小學教師補充的主渠道,“國培計劃”為新疆打造了一支師德高尚、業務精湛、充滿活力的高素質鄉村教師隊伍。
七成以上特崗教師留在鄉村
“全校一多半是30歲以下的年輕教師,‘特崗計劃’為我們大學畢業生鍛煉成長提供了更廣闊的舞台。相比城市,鄉村教育基礎薄弱,更需要我們。”楊生海介紹。
在天山南北,眾多特崗教師扎根農村,默默奉獻,在廣袤的鄉村大地播種著希望與夢想。
國家在加強教師隊伍建設方面給予新疆大力傾斜,為新疆單列實施特崗計劃,推動新疆中小學和幼兒園教師隊伍建設取得了明顯成效。2006年至2019年,自治區通過中央“特崗計劃”招聘教師9.92萬名,其中,70%以上在鄉鎮及以下學校任教。
自治區黨委高度重視“特崗計劃”,在政策、機制、經費等方面給予全力支持。2017年,自治區大力改革教師招聘政策,並改革招聘方式,鼓勵各地(州、市)走出新疆赴全國各地擇才選才,招聘了一大批優秀教師。
為讓鄉村教師安心從教,新疆各地多方籌措資金新建教師公寓和周轉房,解決好教師的住宿、就餐、交通問題。和田地區共開設小食堂500余個,阿克蘇地區改擴建、新建教師公寓和周轉宿舍1萬余套。同時,各地積極組織開展各類聯誼活動,拓展青年教師交友范圍,幫助他們安心安家安業。
“‘特崗計劃’的實施,吸引了一大批高校畢業生面向基層就業。”自治區教育廳相關負責人說。
廣覆蓋 培訓教師61.4萬人次
“培訓通過構建‘學習共同體’,同伴交流互動,引導我們發現問題,提高教研能力。”這是疏附縣中學物理教師米拉丁江·吾布力海日在新疆師范大學培訓期間的心得體會。培訓后,他對教育工作有了更深刻的認識。
米拉丁江參加的是“國培計劃”——鄉村教師訪名校培訓項目。
據統計,10年來,中央和自治區共投入“國培計劃”資金6.86億元,累計培訓中小學幼兒園教師61.4萬人次。
10年來,一些參訓鄉村教師被選送到北京、上海、浙江等教育發達省市,接受先進教育理念的熏陶﹔走進各地知名學校園所觀摩實踐,提升能力﹔深入區內優質中小學幼兒園浸潤體驗,學用結合,規劃成長。
為切實提升“國培計劃”在疆實施成效,新疆圍繞提升教師隊伍整體素質,突出鄉村教師和脫貧攻堅、強化培訓中心、培訓者團隊與管理者團隊能力建設等,形成了“自治區、地(州、市)、縣(市、區)、中小學校、高等院校”五級聯動的教師培訓體系。
2018年,鞏留縣塔斯托別鄉中心小學教師白玉嬌參加了自治區“國培計劃”——新疆鄉村教師培訓團隊研修項目小學體育培訓班。返回崗位后,白玉嬌將所學的“沙龍式”集體備課引入教研組,從教學設計、教案撰寫等層面開展教研活動,促進了學校體育教學教研提升。
針對縣級教師培訓存在的短板,新疆依托“國培計劃”項目實施,將教師培訓重心下移。一方面把地縣教育行政部門管理水平提升與“國培計劃”項目實施績效考評相結合,促進培訓項目落地實施﹔另一方面吸收縣域內的特級教師、教學名師等優秀教師,建好、培育好培訓團隊。通過送教下鄉培訓、教師工作坊研修項目提高培訓團隊能力素質。此外,以當地優質中小學為依托建立教師培訓基地學校,形成一對一、一對多的長期幫扶,確保鄉村教師就地就近學習培訓。
補短板 促貧困地區師資發展
南疆是新疆教育扶貧的主戰場。多年來,通過“特崗計劃”“國培計劃”助力貧困地區教師專業發展,甘於奉獻、素質優良的教師隊伍正成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要力量。
“作為教育工作者,要把下一代教育好,阻斷貧困的代際傳遞。”沙雅縣教育和科學技術局教研中心副主任暢玉萍去年參加了“國培計劃”培訓者培訓項目。回去后,她把學到的先進教學管理理念運用到全縣骨干教師培訓上。
依托“國培計劃”,沙雅縣每年對鄉村教師進行7到10次周期性遞進式培訓,持續提升鄉村教師能力素質。
作為“國培計劃”項目實施校,今年,新疆師范大學將協同烏魯木齊市優質中小學對口幫扶南疆5個深度貧困縣鄉村學校,制定精准幫扶培訓方案。
據了解,從2015年開始,新疆分年度將貧困縣納入“國培計劃”項目縣重點支持范圍,以項目縣整體推進方式支持深度貧困地區教師專業成長。除常規培訓外,設置貧困地區“一對一”精准幫扶培訓,組織高等院校與鄉村學校“一對一”結對,“點對點”研制培訓方案,開展指導幫扶培訓,切實提升未摘帽貧困縣鄉村學校辦學水平和育人質量。
國家和自治區實施“特崗計劃”持續向南疆四地州傾斜,截至2019年,補充教師6.17萬名,佔全疆招聘人數的62%,有力促進了當地教師隊伍建設和基礎教育質量提升,特別是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教育教學的發展,為教育脫貧攻堅提供了堅實的人才保障。(趙西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