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是醫生,是護士,是沖在抗疫一線的白衣戰士。烏魯木齊新發新冠肺炎疫情以來,他們義無反顧,奔赴戰場,守護各族群眾生命安全,爭分奪秒全力打贏疫情防控攻堅戰。
關注患者每一個細微變化
在自治區新冠肺炎醫療救治定點醫院4號樓5病區ICU,穿著厚重防護服的醫護人員,為患者翻身拍背,提示患者俯臥位通氣,監控氧飽和度……隨時關注患者病情每一個細微變化。
8月4日,新疆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重症醫學科三科護士呂俊每做完一次監護,都在電腦上進行護理記錄。霧蒙蒙的一次性面罩下,呂俊戴著雙層手套,站立著快速敲擊著鍵盤。
“這裡都是重症、危重症患者,必須嚴密監控每一個數據。”呂俊曾支援湖北,這次抽調到定點醫院再次護理重症、危重症新冠肺炎患者,他肩上的責任不言而喻。
“7月25日,我剛接班,送來一位老年重症患者,當時採取的是高流量吸氧,但她的氧飽和一直在往下掉。”呂俊為她進行了拍背、吸痰等護理措施都沒緩解,便立即通知主管醫生。醫護配合,為老人完成了氣管插管,患者的血氧飽和度迅速恢復。
讓呂俊高興的是,5日,這位患者拔掉了氣管插管,“這意味著她的病情緩解了。”
“重症、危重症新冠肺炎患者病情凶險,隨著監測數值的波動,我的心情也猶如坐過山車。”呂俊說,作為一個ICU護士,步伐必須快,要以最快的速度到達患者床旁,因為這是一場爭分奪秒的生命保衛戰。
守護好“家人”義不容辭
8月5日9時許,自治區人民醫院神經內科重症監護室主治醫師包國慶穿好防護服,進入發熱門診隔離病區,查看住院患者情況。
7月28日,曾支援過湖北的包國慶被抽調到該院發熱門診,和來自呼吸科、高血壓科、全科醫療科、內分泌科,心內科以及ICU的幾十名醫護人員一道,一邊篩查新冠肺炎疑似患者,一邊開展其他危重症患者救治。
“患者送來后需要進行核酸、雙抗CT檢查,通過評估,沒問題了才能轉到相關科室。”既不能遺漏一例疑似病例,又不能讓患者的疾病惡化危及生命,醫護人員都在爭分奪秒。說是每班8小時,但實際上,他們每個班都在12小時以上。
“主動脈夾層患者很棘手。”想起前兩天從昌吉市送來就醫的一位患者,包國慶還是有些后怕,“由於時間延誤,患者送來時血液已經快沖破血管壁外膜,一旦沖破,很可能一兩分鐘人就沒了。”
醫護人員迅速抽血、採集咽拭子、拍肺部CT﹔包國慶同時聯系相關科室醫生准備手術。醫護人員以最快的速度,將患者推進綠色通道,送進發熱患者專用手術室。
幾十名醫護人員與時間賽跑,不敢有絲毫怠慢。“病人就像我們的家人,守護好家人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哪怕遇到的問題再棘手、再復雜、再困難,我們都會堅持到底,義無反顧。”包國慶說。
當好疫情前線“偵察兵”
8月4日,結束了一天工作,瑪依努爾·阿不都克力木轉了轉發麻的頸部,抬頭向窗外望去,天已經蒙蒙亮。
瑪依努爾是烏魯木齊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的一名工作人員,主要承擔此輪烏魯木齊疫情的流行病學調查工作。
“接到指令,我們立刻出發。”瑪依努爾介紹,流調工作需要與病患或密切接觸人員面對面交流,追溯感染源頭,詢問近期行程,確定活動軌跡,預估波及人群。
“我們穿著防護服,群眾難免有恐慌心理,回憶活動軌跡還可能出現偏差。”瑪依努爾和小組工作人員在流調過程中,除了專業調查外,還要對流調對象進行心理疏導,緩解他們的緊張情緒,引導他們回憶發病前后的活動軌跡,確保流調完整准確。
今年40歲的瑪依努爾是兩個孩子的母親,丈夫是公安民警,疫情期間,夫妻倆都奮戰在抗疫一線,忙得連打電話的時間都沒有。
“我和丈夫忙完了就看看微信留言,相互鼓勵。”瑪依努爾說,7月26日,她被調往流調報告審核組,一天審閱100余份流調報告,小組5人常常通宵作戰,沒有一個人叫苦叫累。
瑪依努爾說,當好疫情前線“偵察兵”,踏踏實實做好本職工作就是不辜負家人的支持與付出。(晁瑾 蘇璐萍 於夢冉)
相關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