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7日,碧空如洗,氣溫超過30℃,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人民醫院醫務部副主任吳嵐和她帶領的85名同事已經習慣了這樣的天氣。
在新華南路片區,86位醫務人員裹在密不透風的防護服中,面對長長的隊伍,嫻熟地拿棉簽,取樣、留樣、保存。這一天,他們的數字很“幸運”——早上6點出門,下午6點回醫院,為6個社區的居民完成了核酸檢測。
在這個“666的幸運日”,大家頭天夜裡睡了2個小時,連續工作了12小時。
然而,這一天還沒有真正結束。其中一個社區流動人口較多,有應採未採的居民,另一個社區有一座用來集中隔離的酒店、一棟集中封閉的居民樓。晚上八九點,隊伍再度集結,這次是入戶檢測,隊員們冒著高風險挨個採樣,直到7月28日凌晨2點半,採樣全部完成。
每個人都已習慣披星戴月,早起晚眠。這支由86名醫務人員組成的核酸檢測隊伍,是自治區人民醫院核酸檢測隊伍中人數最多的一支,另外,隊伍中還有來自新疆交通醫院的30名志願者協助工作。人數多,所以任務也最重,負責檢測的社區不但大,而且分布零散,考驗著所有隊員的體力與耐性。
從7月17日開始,這支核酸檢測隊伍正式上陣,聽從調配,走過了全市各區。一開始,吳嵐感到有些力不從心,社區分散,物資分配不均勻,運送物資太辛苦﹔隊員來自不同科室,配合不熟練……86個人動輒凌晨一兩點結束工作。
隊員們迅速調整和學習著。“現在好了。”吳嵐說,“速度快,業務熟練,大部分時間裡,我們下午六七點就能完成檢測,而且完成得很出色。”吳嵐舉例說,平均而言,全隊一天大概採集近1.4萬個樣本,前兩天,一個6人組成的小分隊,一天竟採集了1500個樣本。
走上正軌后,每天的工作程序大致固定。大約凌晨2點左右與社區工作人員協調安排完畢,早上6點半起床,7點集合,有序進入社區,採樣、轉運、消殺。
日復一日,一進社區,所有成員高速運轉。盡管不缺防護服,但為了避免重復穿脫、消毒的繁瑣過程,所有人都盡力不吃不喝、不上廁所,連續幾小時作業,堅持得越久,他們就越覺得搶到了時間。
隊員們學會了面對挑戰,幾乎每個小區都有居家隔離以及行動不便的居民,隊員們必須入戶採集核酸標本。許多老舊小區沒有電梯,穿著防護服,提著採樣物資,拖著已透支的身體一層層爬上5樓、6樓是什麼體驗?
仿佛要命的體驗。
吳嵐看到,負責轉運標本的年輕同事中暑暈倒,原地休息后回到崗位﹔負責採樣的同事連軸轉結果病倒,硬撐著想參加第二天的檢測。她實在不忍心,把她攔了下來。
她心疼無比,但工作必須繼續。一天結束后,隊員們也喊累,話雖如此,大伙兒都抱著拼了的心態。醫院后方的同事們明知道他們在前方的辛苦,依然搶著報名,想跟他們並肩作戰。吳嵐覺得自己擁有最好的同事,大家彼此打氣,總能干勁十足地投入新的一天。(邢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