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1日,一輛貨車從墨玉高速公路收費站駛出。韓亮 攝
喀葉墨高速公路示意圖。
和田地區首條高速公路——G3012墨玉至和田段高速公路建成通車(2018年8 月1 日攝)。周鵬 攝
南疆四地州——喀什、和田、阿克蘇地區及克孜勒蘇柯爾克孜自治州,是全國“三區三州”深度貧困地區之一,是新疆脫貧攻堅的堅中之堅。
去年7月31日,G3012喀什(疏勒)至葉城至墨玉高速公路二期工程(簡稱喀葉墨高速公路)建成通車,南疆四地州之間首次實現了高速公路連通,快捷方便的交通讓各族百姓搭上了致富的快車,增添了脫貧攻堅的信心。
告別“口袋底”
喀什市距離和田市500多公裡,在喀葉墨高速公路修好之前,對貨車司機尼亞孜·吾守爾來說,開車得十多個小時。
那時候,尼亞孜清晨駕車從喀什出發,走國道下和田,路上進出口多,時不時會有摩托車、電動車等拐到國道上,他就得踩著剎車慢慢走,大晚上才能進入和田市區。
“有一次運新鮮蟠桃到和田,一路顛簸,到了和田已是夜間,不僅蟠桃被顛壞了一部分,還耽誤了貨主的提貨時間,從那時起我就不運水果了。”尼亞孜說。
浩瀚的塔克拉瑪干沙漠邊緣分布著眾多城市,連霍高速公路聯絡線——G3012從吐魯番南下,沿著沙漠邊緣前進直至喀什,成為南北疆往來重要的高速大通道。但在喀葉墨高速公路建成之前,G3012尚未抵達和田地區,和田地區對外聯系的主要公路通道是國道315線,成了名副其實的交通“口袋底”,對於貧困群眾來說,無論外出務工,還是發展產業,都是極大的制約。
經濟要發展,交通須先行,發展要跨越,交通要提速,喀什和田兩地群眾對高速公路的呼聲日益高漲。
2017年7月,喀葉墨高速公路開工,它起於疏勒縣南,與G3012喀什至疏勒段高速公路終點相接,止於墨玉縣西南,與G3012墨玉至和田段高速公路起點相接,全長434.314公裡。
2019年7月,喀葉墨高速公路通車,結束了和田地區對外沒有連通高速公路的歷史,成為和田地區和喀什地區間第一條高速公路大通道,南疆四地州首次實現高速公路連通。
而今,尼亞孜·吾守爾駕駛貨車從喀什到和田隻需5個多小時,最快時一天實現往返,“一個月比以前多掙幾千元。”他說。
高速通產業興
葉城縣地處和田市和喀什市之間,旅游資源豐富,此前,和田、喀什到葉城均需4個多小時車程。高速公路修通后,兩地到葉城隻需2個半小時車程,解決了“旅長游短”的問題。
“交通是旅游業發展的基礎,喀葉墨高速公路修通后,赴葉城旅游的人明顯增多,在這裡能看到全國多地的車牌。”葉城縣文化體育廣播電視和旅游局黨組副書記、局長姑麗巴哈爾·買買提說,去年,疆內外赴葉城自駕旅游游客達到30萬人次,今年預計有50萬人次。
交通便利促進旅游業興旺,也給當地企業發展帶來便利。
6月8日下午,莎車縣白珍珠農業發展有限公司內,一輛輛裝滿面粉的貨車駛出廠區,駛向莎車當地、周邊縣城及喀什市。
2013年,莎車縣白珍珠農業發展有限公司投產,日處理小麥300噸。彼時,廠區周邊道路較窄,路面時有坑窪,“貨車司機嫌路不好不願來拉面粉,就算來了,一袋面粉的運費要價2.5元,無形中壓縮了我們的利潤。”該公司董事長艾尼瓦爾·吐爾遜說。
黨的十八大以來,新疆交通建設進入快速發展期,2011年,高速公路通車裡程還不足1500公裡,截至去年底,全疆高速公路總裡程已突破5200公裡,全疆所有地州市實現高速公路連通。
幾年工夫,南疆一條條高速公路陸續通車,白珍珠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的運營成本也隨之降低,“路好了,貨車‘搶著’來拉貨,一袋面粉的運價最多下降了1元。”艾尼瓦爾說。
農民吃上“旅游飯”
6月5日上午,葉城縣暖春農家樂經營戶買買提艾力·阿布都卡迪爾把買回的蔬菜放到廚房,開始准備中午的飯菜。
暖春農家樂位於葉城縣薩依巴格鄉薩依巴格村,距葉城縣著名景區——核桃七仙園不到500米,游客游覽景區后,常會到農家樂品嘗特色美食。
曾是貧困戶的買買提艾力在“訪惠聚”駐村工作隊和村干部的幫助下,把自家的院子改造成了農家樂,去年9月,農家樂開業。“各地的顧客都有,當年我就掙了5萬元。”他說。
類似的故事在不斷發生。莎車縣葉爾羌街道辦事處向陽社區地處城郊,游客經G3012高速公路很方便就能來到此地。去年3月,吐爾洪·吾斯曼的農家樂開在了路邊,顧客絡繹不絕。
吐爾洪家有6畝地,為了擺脫貧困,他外出學習烹飪技術,並在餐廳打工。2014年返鄉后,他在當地開了家小餐館。
家鄉的交通越來越好,時常能看到疆內外游客到莎車縣來,吐爾洪瞅准機會在村裡開起了農家樂,“1個月能掙1萬多元。”他說。
在向陽社區,像吐爾洪家這樣的農家樂共有6家,吸納了當地100名村民就業,增加了村民收入。
今年,新疆將實現G216烏魯木齊過境段、G30小草湖—烏魯木齊、S20五工台—克拉瑪依、G7梧桐大泉—伊吾—巴裡坤等14個項目建成通車或主體完工,全疆高速公路總裡程計劃突破5500公裡。
隨著“疆內環起來進出疆快起來”戰略的實施,和田地區由曾經的“口袋底”變成了疆內高速公路鏈條中重要一環,這既是交通鏈,又是脫貧攻堅鏈,托起了貧困群眾的希望。
親歷者說
踏上高速路 過上好生活
貨車司機阿布力米提·吐爾遜
別看我今年才31歲,可我開貨車已經有7年了,這7年間,我跑遍了新疆的條條大道。
我出生在葉城縣,家裡地少,收入不多。看到別人開貨車能掙錢,我也考了駕照,貸款買了輛二手貨車,剛開始在葉城周邊縣跑短途,運些棉花、木材、瓷磚等東西。
看到跑長途能掙錢,我又開始往返和田、庫爾勒、烏魯木齊等地拉運貨物,雖說辛苦,可每月收入有1萬多元,心裡也高興。
前些年新疆的高速公路不多,比如到和田這段路,隻有國道,路況比較復雜,從葉城出發到和田至少得5個小時,一天隻能跑一趟。而且連續跑一個月就得修車,半年就得把輪胎換一遍,賺的錢一部分要拿去修車。
這些年,阿克蘇至喀什高速修通、喀什地區多條高速公路也通了,跑貨車更順暢。可我心裡一直期盼著:喀什到和田要是能通高速公路該多好。
終於,喀葉墨高速公路動工了,剛好路過葉城縣,施工現場我去過幾次,看著推土機、壓路機在路面上來來回回,我心裡別提多高興了。
路還沒完工,我便賣掉了舊車,貸款買了新貨車,再也不怕路顛簸了,開新車更放心。
等到喀葉墨高速公路一通車,我拉了一車建材到和田市,又從當地拉一車西瓜返回葉城。道路平坦,車速飛快,一天就能往返,掙到了以前兩到三天才能掙到的錢。
現在我基本上就固定在喀什、和田兩地跑車,離家近,收入也不錯,每個月比以前能多掙5000多元,最多的一個月我掙了2.5萬元,算下來一年就可以把車貸還清了。
交通好了,我的生活也越來越好,我計劃再干幾年,攢些錢再買輛貨車雇人開,想想以后的生活我就會笑出聲。(逯風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