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8日,在第44個“國際博物館日”當天,新疆和田博物館經過近一年的優化提升后正式開館,展出1300多件珍貴文物。
當天舉辦了“致力於平等的博物館:多元和包容”為主題的博物館日宣傳活動,推出“五星出東方利中國——和田歷史文化陳列展覽”。現場有流動展覽、專家講座、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表演等活動,而且和田歷史文化展廳、尼雅遺址專題展廳、臨時展廳、文創體驗廳、VIP休息廳等場地也全面對外開放。
和田市民穆太力普·艾思凱爾說:“博物館的建筑風格很獨特,在這裡不僅可以看文物、了解歷史,還可以購買一些文創產品,最重要的是還設置了孩子的體驗區,讓他們很好的了解到和田的歷史變遷。”
和田地區文化體育廣播電視和旅游局黨組成員、副局長張化杰說:“場館把和田傳統民居‘阿依旺’和現代建筑的高度融合,並通過大量的考古遺存、1300多件珍貴文物、數百張補充圖片,及多種的展示與互動手段,全方位地展現和田歷史,讓和田民眾找到自己的過去和歸屬。”
游客宿女士說:“今天開館,第一時間就預約來這邊參觀,看到‘五星出東方’時特別興奮,不得不感嘆中華文化博大精深。”
“這個‘五星出東方利中國’錦護膊是1995年出自和田民豐縣尼雅遺址,是中國考古學界20世紀最偉大的發現之一,作為我們的鎮館之寶,吸引了不少游客前來觀賞,它也是新疆地區唯一一件禁止出國出境展覽的文物。” 和田地區博物館講解員王欣雨說。
本次展覽摒棄博物館常規展覽思路和做法,在主題區塊下進行編年敘事的體例,重點突出和田歷史文化的幾大主題和特色遺址,通過文物展示解讀、沉浸式體驗空間、微縮景觀、全息影像、動漫等手段,不僅豐富了展覽內容,還使展覽更加立體化。
據了解,和田博物館由北京市援建,總建設面積13493平方米,館藏文物包括青銅器、陶器、玉器、錢幣等各類文物3272套、9553件,其中珍貴文物559件,另有約2000件文物標本,660余本古籍,近800件民俗類物,共設置影片播放23個,多媒體播放15個,總展線長度720米,其中鎮館之寶“五星出東方利中國”錦護膊吸引了不少游客的駐足。(許珠珠 姜亞文 艾克拜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