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拜城縣:聚合產業促脫貧

2020年04月26日18:29  來源:人民網-新疆頻道
 

“1個、2個、3個......”這是新疆拜城縣烏堂佰伶畜牧養殖專業合作社管理員阿日孜古麗·買買提每天要干的工作,不到一分鐘時間雞蛋便已經裝滿了一盤。阿日孜古麗·買買提兩年前還是克孜爾鄉烏堂村有名的貧困戶,由於家中缺乏勞動力,加之文化程度不高,生活一度很困難。后來在政府的幫助下加入合作社成為合作社社員,“現在我也算有技術了,我一分鐘可以撿一盤雞蛋,我再也不是貧困戶了,我可以通過自己的雙手養活家庭了,感謝黨的好政策,感謝村干部對我的幫助。”阿日孜古麗·買買提激動地說。

拜城縣烏堂佰伶畜牧養殖專業合作社經理孫佰伶介紹說:“合作社2018年建成並投入使用,佔地10畝,現有蛋雞10000余隻,日產蛋8000余枚,合作社現有社員24名皆為貧困戶,2019年年底合作社共支持烏堂村村集體經濟5.2萬元,向農民工發放工資10萬元,向社員分紅4.8萬元,輻射帶動20余名貧困戶直接就業,在后續的發展中我們一定會秉承脫貧致富初心,不斷為貧困戶謀福利,讓他們早日奔小康。”

克孜爾鄉丘納克買裡村蔬菜基地拱棚中一片忙碌的身影,貧困戶古扎力努爾·艾合買提正在自己的拱棚中聽鄉農科所的技術人員現場講解洋蔥苗栽培、種植技術,“我正發愁洋蔥苗種植的事,‘訪惠聚’工作隊干部曹鳳英幫我聯系了農科所的技術人員,今年一定會有好收成,我一定要好好干,靠自己的雙手脫貧致富。”古扎力努爾·艾合買提堅定地說。

“丘納克買裡村蔬菜基地現有拱棚96座,96名貧困戶每人一個,實現了土地清理一批、產業扶持一批目標,2019年年底每個拱棚收益達1500元,一個拱棚佔地0.09畝蔬菜拱棚利潤是傳統農作物的3倍,既優化了土地資源配置,又讓農民嘗到了改革的紅利,真是一舉兩得啊!”克孜爾鄉丘納克買裡村黨支部書記買買提·亞生說。

在發展農業促脫貧的同時,產業促脫貧也在克孜爾鄉開花結果。2019年,克孜爾鄉黑木耳基地建成並投入使用。“基地共有木耳拱棚75座,佔地7.5畝,目前黑木耳基地已與阿克蘇民福康食用菌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簽訂了黑木耳保底價收購合同,75名貧困戶每年按照每畝地1000元的標准向村集體經濟繳納承包費用,共計7500元,用於基地繳納電費及日常維修運轉,已有81戶貧困戶認領黑木耳拱棚,收益人數355人,加快了克孜爾鄉脫貧攻堅進程。”克孜爾鄉農業發展辦公室阿曼古麗·阿布拉說。

“現在我有了自己的黑木耳拱棚,每天看著菌棒上黑木耳一點點長大,就像自己的孩子一樣,現在我每天都在拱棚裡,精心照顧自己的木耳,我相信,在黨和政府的關心下,在村干部的幫助下,我的日子一定會越過越好。”克孜爾鄉烏堂村貧困戶依米爾·托尼亞孜說。

克孜爾鄉黨委對轄區資源、貧困戶進行科學分析,制定了“產業+農業”聚合助力脫貧模式,截至目前全鄉個1貧困村、3個深度貧困村,673戶2519人實現全面脫貧。(劉揚)

(責編:吐孫那衣·艾先、馬亮)

熱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