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4日22時23分,新冠肺炎定點醫院——伊寧市第二人民醫院。
伊犁哈薩克自治州新華醫院副主任醫師李永強准備進行夜班查房。清潔區內,在同事的幫助下李永強仔細地穿上防護服。這件藍白相間的“戰袍”,是首批492套新疆造醫用防護服中的一套。
從火速轉產到迅速生產,再到急速運輸,涉及的部門和企業為這492套新疆造防護服跑出了“抗疫”加速度。
多趕制一套,就能多保護一名醫護人員
2月23日13時,位於烏魯木齊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新市區)的新疆特豐藥業股份有限公司生產車間內,機器轟鳴,裁片、縫紉、封膠、檢驗、密封……新疆際華七五五五職業裝有限公司的一條防護服生產線在高速運轉,工人緊張有序生產。
裁片區,全副武裝的技術工人程懷萍把覆膜無紡布層層拉鋪在工作台上,並在尾角寫下數字。為提高產能,程懷萍總是一路小跑,她一天要鋪400張,也就是在這條十多米的生產線上要跑800個來回。“多生產一套,就能多保護一名醫護人員。”程懷萍說。
整體縫合、安裝拉鏈、縫制鬆緊等工藝相繼有序完成。
戴著口罩的王曉麗在全神貫注地作業中。她負責的工序是熱封膠,這是生產一次性醫用防護服的關鍵環節,要用壓條機將熱封膠條嚴實地封住所有針腳。
“正是這一道道‘藍杠杠’保証了醫用防護服嚴絲合縫,為醫護人員阻擋病毒、細菌等各種污染物。”縫紉車間主任杜衛玲將手中的防護服又細心地檢查了一遍。
“從生產線開建到防護服投產隻用了38個小時。工人實行輪班制,24小時生產,日產已達2600套。”該公司黨委副書記、工會主席汪輝說。
特事特辦,為防疫物資生產開綠燈
時間回撥到今年春節,新冠肺炎疫情發生,防疫物資特別是醫用防護服驟然短缺。當時,新疆沒有持証醫用隔離防護服的生產企業。
此前,際華七五五五公司隻生產職業裝,工人沒有生產醫用防護服的經驗。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
自治區藥品監督管理局等相關部門緊急行動,迅速展開全面摸底,確定了際華七五五五公司等11家具備生產潛力的企業進行防疫物資生產。一場“跨界”轉產攻堅戰隨即打響。
特事特辦、急事急辦。企業缺少資質,自治區藥監局第一時間派審評查驗、注冊、生產、檢驗等各路技術專家和監管人員進駐企業提供服務,會同各企業所在地州市的相關部門,第一時間辦理審評審批手續,以最快速度審批。
供外科手術室和重症監護室醫護人員使用的一次性醫用防護服,對生產環境要求非常高,生產車間必須滿足30萬級潔淨環境。在相關部門協調下,際華七五五五公司與潔淨等級更高的特豐藥業迅速“聯姻”。
2月9日,接到自治區疫情防控工作指揮部生產指令,際華七五五五公司第一時間抽調生產、技術、質檢、裁剪、縫紉、包裝、機修等技術骨干53人,組成了一支醫用防護服生產突擊隊。10日,醫用防護服生產線啟動生產。
分秒必爭,運輸跑出加速度
在經過自治區藥品檢驗研究院的嚴格檢驗后,2月23日22時30分,492套防護服抵達國藥集團新疆新特藥業有限公司倉庫。按照自治區疫情防控工作指揮部的分發要求,這批防護服定點調配至伊寧市第二人民醫院。
運輸環節也在分秒必爭。
23日23時,一輛大型物資運輸車駛入廠區。國藥集團新疆新特藥業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陳江益早已等候,他指揮工人裝車,20箱防護服連同藥品、消毒用品等物資快速碼放齊整。
高速路上,交通部門對醫用應急物資運輸車輛開辟綠色通道,快速放行。
“防疫物資關系著醫務人員的生命安全,及時將這批物資運達伊寧市,我們一分鐘都不敢耽擱。”司機周劍峰和對班餓了吃泡面,怕耽誤時間不敢多喝水。
24日22時,首批防護服到達伊寧市。
24日23時,穿好防護服的李永強向患者所在的隔離病區走去,防護服背面寫著:“李永強,加油!”(晁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