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處歐亞地震帶,5級以上地震年均發生5次左右——

新疆 258萬戶老鄉住上抗震房(一線探民生)

本報記者 喻思南

2020年01月14日14:18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原標題:新疆 258萬戶老鄉住上抗震房(一線探民生)

《 人民日報 》( 2020年01月14日 13 版)

核心閱讀

新疆地震活躍,當地努力防震減災護民生:實施農村安居工程,提升群眾住宅抗震能力﹔開展震情研判,為工程選址規劃提供依據﹔組織地震應急演練,建成緊急救援隊。“防”和“救”二者結合、做好准備,保障群眾生命安全和生活安定。

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精河縣,沿著北天山腳下公路穿行,走過一段單調灰黃的戈壁,眼前突然出現一排排齊整的黃色平房,在藍天映襯下甚是好看。這就是托裡鎮的烏蘭旦達蓋村。

這裡曾經歷考驗:2017年,精河6.6級地震來襲,大地震撼,連400多公裡外的烏魯木齊都有震感。烏蘭旦達蓋村距震中僅約30公裡,是受災最嚴重的村子之一。幾近神奇的是村裡無一人在地震中喪生,僅有兩名村民受傷。

新疆地處歐亞地震帶,多條大斷裂帶分布其間,地震活躍,6級以上地震平均每年發生1次,5級以上地震則有5次左右。正因為熟悉這樣的情況,當地努力探索,尋找防震減災的有效方式。

建設安居工程 豎起生命屏障

上午陽光正好,烏蘭旦達蓋村村民阿·斯爾格林正清掃屋子、進進出出忙個不停。她的房子牆體厚實,鋼筋水泥構成四梁八柱,達到了八度抗震標准。

3年前,6.6級地震發生在早晨7點多。當時,阿·斯爾格林在給房子做最后的裝修,正准備倒垃圾時,地面一陣劇烈晃動,她拔腿就往外跑。等從驚慌中緩過神來,她急忙趕回去看房子,裡外瞅一圈,隻有小塊牆面脫落。她起初有些不敢相信,又上上下下仔細看一遍,確定“一條裂縫都沒有”,才長長舒了一口氣。

震后,一些村民到阿·斯爾格林家詢問。那時,當地一些村民住的是土坯房,幾根木頭就撐起了房子的框架。再舊一些的屋子,甚至是干打壘房。那是在地上挖個坑,倒上水、添些草,和成黏土,再夾在薄薄的木板中間壘出來的屋子。“震后就是因為這樣子房子的倒塌,造成了村民受傷。”托裡鎮鎮長尼加甫惋惜地說。

尼加甫告訴記者,按照抗震設防要求建的房子,地震中都完好無損。葉裡斯南也肯村靠近烏蘭旦達蓋村,村裡經過抗震改造后的幼兒園和村小學教學點,成了震后村民的臨時住所,在災后救助中發揮了關鍵作用。現在,這兩個村的房屋都達到了八度抗震標准。2018年10月,精河又發生5.4級地震,村裡房屋巋然不動,尼加甫也放心了。

堅實的房子,是抗震的第一道屏障。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於2004年啟動抗震安居建設工程,目標是通過提供資金補貼及建房技術指導等方式,提升民眾住宅抗震能力。

如今,抗震安居工程成了農村安居工程,名字幾經變遷,抗震的要求從不打折扣。目前,每戶最低2.85萬元補助金額,村民負擔輕了﹔政府提供建房設計圖紙,派專人指導監工,一旦驗收不合格,就推掉重來,當地干部連帶受處分。村民擔心少了,建抗震房的積極性大大提升。

截至2019年12月底,新疆農村安居工程已完成約258萬戶。2020年底,力爭基本覆蓋全自治區。

“現在,完成農村安居工程的地區,基本可以做到5級地震不傷人。有的地方發生5級地震,縣鄉一級基本不用啟動應急預案,老百姓生活不受影響,該種地的種地,該上班的上班。”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地震局黨組書記張勇說,這是安居工程給他的信心。

精准研判震情 打好預報基礎

見到胡偉華時,這位新疆防御自然災害研究所的負責人剛從野外勘察回來。

有人說,新疆地廣人稀,地震損失自然小。胡偉華認為不盡然:新疆的活動斷裂帶主要發育在山前地帶,破壞性地震集中在這裡,人口密集的綠洲也在這裡。

地上建結實,也得把地下搞清楚。斷裂帶延綿十幾甚至數百公裡,需要調查清楚,哪裡可以建房、哪裡應該避開,應該達到多高的抗震標准,要根據活斷層探查結果,做出科學規劃。

“根據對阿爾金斷裂帶的研究,我們為正在修建的格庫鐵路開展了地震安全性評價,提供了合理的抗震設防參數。”胡偉華說,近年來,新疆防御自然災害研究所為500多項重大工程選址、規劃給出了抗震設防建議。

把地下搞清楚,研究活斷層只是手段之一,更多的是借助精密儀器,監測地下介質結構、地殼垂直和水平位移以及地下流體、地磁等信號的變化信息——它們的任何極其微小的變動,都可能是地震的前兆。

雖然距縣城車程隻有約20分鐘,但陪伴精河縣黑山頭地震台的,除了幾棟舊房子,就是茫茫一望無際的山地戈壁。

新疆地域廣,高密度建設台站還不現實,但在關鍵區域,自然條件再艱苦,也要爭取監測不缺位。精河縣地震局局長齊建告訴記者,精河縣位於北天山中西段,西有伊犁地震局和溫泉地震台,東有烏蘇地震觀測點。如果沒有精河觀測台站,中間將出現300多公裡觀測空白,數據的完整性和科學性將受很大影響。

2017年前后,精河觀測台站監測到的中短期異常特征信息,成為研判精河地震的關鍵。

為更精准地研判震情,從2011年開始,在新疆地震局喀什基准台形成了“兩地三方”聯席會商制度。新疆地震局喀什基准台、新疆喀什地區地震局、新疆克孜勒蘇柯爾克孜自治州地震局三個單位負責人及業務骨干匯聚在一起,根據各自所掌握的資料,對南天山西段未來一段時間內地震趨勢做出研判。像這樣的會商,新疆地震局喀什基准台工程師桂榮每年都要參加幾次。

“我們基准台的特長是數據資料匯總分析,地方台覆蓋面好,能夠到現場勘查。聯席會商能夠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做出盡可能合理的判斷。”桂榮說。

桂榮告訴記者,2018年初,阿圖什市市民反映,地下有嗡隆隆的聲音,擔心是強震的前兆,一度引起恐慌。經過會商研判認為,地聲由一次2.8級地震事件引起,不是強震的前兆。相關部門將這一研判結果向公眾說明,消除了人們的顧慮。

培養自救能力 做好救助准備

感到地面在搖晃后,葉裡斯南也肯村村民蘭英英立刻想到,“是地震了!”她讓兒子趕忙把老人和小孩從屋裡背出來。這是蘭英英在3年前精河地震中經歷的緊張時刻。她和家人往外跑時,看到村裡人都向空地集中,這讓她在驚魂未定中有了一絲安全感。

“多虧了村裡教過我們。”蘭英英說。記者了解到,村民危急中下意識的判斷,是當地干部組織地震應急演練的結果。

“躲避地震,第一反應非常重要。在自救的黃金時間,能快速做出正確判斷,需要平日潛移默化的教育。”張勇介紹,近些年,新疆將防震減災力量下沉、關口前移,提升居民應急意識,傳播防災減災知識。

據悉,新疆有200多個地震安全示范社區,100多所防震減災示范學校,30多個防震減災的科普場館,每年近200萬人次接受防震科普教育。在新疆各地,應急避險疏散演練是中小學校定期的“必修課”。

危機意識催生出更廣泛的安全意識。如今,新疆部分位於重點監視防御區的城市,學校、醫院等人員密集場所,已經用上了最新的減隔震技術。

精河縣人民醫院感染性疾病門診綜合樓,工人正在抓緊施工。這棟4層高、佔地4000平方米的建筑,安裝了36個減隔震支墊,它們將大幅提升建筑的抗震能力。像這樣採用了減隔震技術的建筑,精河縣已經有20多萬平方米。

注重培養自救能力,也著手做好救助准備。物資裝備配備、應急隊伍建設,直接關系到抗震救災效果。張勇對記者說,新疆建成了室外應急疏散場所600余處,專業應急物資儲備庫100余處。遇到大震,有了較好的抗震救災響應能力。

他說,這些年,地震部門與職能機構合作,依托消防、武警醫院,建成了自治區地震災害緊急救援隊﹔依托武警新疆總隊,建成武警新疆總隊應急救援隊。在喀什,當地地震部門負責人告訴記者,這裡要建設一個國際地震救援實訓基地,目前已經完成了現場實地評估工作。

“‘防’字要做好,‘救’的准備也少不了,兩者要結合,這是我們防震救災的心得。”張勇說。

(責編:楊睿、韓婷)

熱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