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油田打造稠油提采新样本
——中国石油重大项目火驱试验区累产逾40万吨
10月29日,中国石油重大试验项目——新疆油田红浅火驱工业化试验区累产油量已突破40万吨,该试验区自2018年7月第一口井点火实施以来,已稳定运行超1000天,年产油从8.1万吨提升至14.6万吨。
新疆油田红浅1井区八道湾组砂砾岩油藏在历经多轮次蒸汽吞吐和蒸汽驱开采后,采出程度仅为28.9%,效益低下几无开采价值。为解决稠油老区注蒸汽后期产量递减、采出程度低等难题,2009年初,新疆油田红浅1井区火驱先导试验被中国石油股份公司批准立项为“火驱重大试验项目”,当年年底投产。红浅火驱先导试验生产运行近10年来,共实施了13个井组点火,成功率100%,累计产油15万吨,阶段提高采出程度34.6%。
今年初以来,试验区上产缓慢,亟需开展科研攻关,为此,新疆油田攻关团队全面聚焦产量目标,积极开展上产会战,针对诸多困难瓶颈精准施策、分类分治。相关单位紧密配合,协同作战,快速高效制定现场问题解决方案,确保各项措施落地。
攻关团队以地质研究为基础,开展了火驱动态、油藏工程等多方面深入研究,完善了稠油高温火驱机理,明确了火驱工业化开发规律,形成了火驱开发阶段多级油藏渗流通道识别与预判技术,并针对各级渗流通道制定了差异化调控对策;以现场问题为导向,发明了可重复应用的高效点火器及配套设备,提高了可点火油藏粘度上限;创新设计了气锚、金属叶片泵等新工艺设备,有效解决了现场气锁、卡泵等难题。在研究成果支撑下,火线发育形态明显改善,开井率及见效井比例显著上升,推动火驱试验区日产油水平不断攀升,由年初日产不足350吨上升至目前450吨以上,各项开发指标持续向好。
火驱技术是稠油蒸汽开发后一项重要的接替技术,同时也是一项前沿技术,新疆油田红浅火驱试验是世界上首个实施稠油高温火驱的成功范例,形成的完备高温火驱技术序列国际领先,使原废弃油藏和难动用油藏重焕生机。
据悉,目前攻关团队正在积极推进火驱-烟道气一体化的科研攻关,该项研究紧扣国家“双碳”政策,攻关成果将实现火驱尾气的“变废为宝”,是未来稠油开发的新风向。红浅火驱工业化试验区的良好发展态势,为稠油注蒸汽开发后提高采收率打造了新的样本,高质量助力新疆油田今年稠油年产突破400万吨。(吕世瑶 张韵洁)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