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新疆频道

克拉玛依市白碱滩区:流淌在血液里的“石油精神”

2021年07月12日20:00 | 来源:人民网-新疆频道
小字号

克拉玛依市白碱滩区(克拉玛依高新区)中兴路街道跃南社区跃南花园紧邻采油二厂油田作业区,第一批居民是油田上拼搏奋起的石油工人和他们的家属,小朋友们从小听着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和邻居们讲述石油人的点点滴滴,石油工人的光辉形象在心中逐渐扎根。

在这里,有一位老石油人叫做冯义,1938年出生在河北易县,他从小心中就有一个英雄梦,中学毕业后,他选择当兵,退役后回到家乡。1958年,20岁的冯义听说独山子石油学院招生,便主动报了名,就此展开了他与石油结缘的下半生。

刚来到克拉玛依时条件艰苦,晚上只能睡帐篷,冯义一边学习石油知识一边工作,白天吃的是干硬的馍馍片,晚上睡的是摇摇晃晃的布制帐篷,时不时半夜还会刮起9-10级的大风,冷不丁的把帐篷吹走,衣物都散落的到处都是,但是,如此恶劣的环境并没有浇灭冯义工作的热情。

有一次,他跟工友出野外测井,大风突然而至,车窗外除了黄沙还是黄沙,只能待在车里等风停,车外狂风飞沙,车里小风呼呼,从下午4点出发开工一直到第二天凌晨5点才返回,风停了之后车里的沙子都没过了脚脖。

从测井队的队员到采油队技术员再到大队队长,冯义拼狠劲埋头干,带领着工友队员一起干,那时候车辆配备并不充足,有时候拉油管的工作没有车,身为队长的冯义就带着大家一起扛,九米的油管,一人扛一管,谁也没落队,谁也没抱怨。

就这样,冯义在油田上拼过了38个年头。在这期间,他多次被评为先进个人,1965年,冯义光荣入党,成为了正式党员的他将党的先进精神也带到了生活中。

冯义的妻子延振书1962年以随行家属的身份来到了克拉玛依,那时候还是没有房子住的,她就自己挖地窝子、打土坯盖房子,为了生计她还要冒着塌方的危险出去挖管沟。尽管条件艰苦,两人还是选择在这里安下心、扎下根。

夫妻俩人育有两个儿子一个女儿,家庭教育总是离不开石油,经常给孩子们讲的都是油田上的感人故事,吃饭的时候都忍不住向孩子们说说这吃苦耐劳的“石油精神”,石油工人的光辉形象指引着大儿子冯建国也成为了石油队伍中的一员。父亲的教育和引导,让冯建国不断进步,也积极向党组织靠拢,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石油精神”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家庭里的每一个人。冯义的大孙女在外读了四年大学后还是选择返回家乡,跟着爷爷和父亲,为祖国献石油,就这样,冯义的大家庭成为了一个“油三代”之家。

在跃南社区,像冯义家庭这样的“油三代”有许多,他们怀揣着“我为祖国献石油”的理想,扎根祖国边疆,源源不断为石油战线输送新鲜血液,书写了新时代老一辈石油人践行初心使命的华丽篇章。(夏海燕)

(责编:杨睿、韩婷)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