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新疆频道

【学党史、办实事】乌鲁木齐市米东区用“绣花”功夫提升城市面貌

2021年07月07日17:32 | 来源:人民网-新疆频道
小字号

40余天,投入资金2.4亿元,累计完成道路铺装34公里、人行道改造37公里,打通21处“断头”人行道,新增1000余个停车位……

党史学习教育中,米东区委、区人民政府对市民反映强烈的道路病害、人行道阻断、城市“蜘蛛网”、停车场不规范等问题,围绕“三纵三横”六条示范路开展基础设施及环境大提升工程,用绣花般的细心、耐心和巧心开展城市精细化管理。

居民们说,经过大提升工程,路平了,人行道畅通了,停车方便了,路两边精光多了、便民设施多了,城市变了样,大家生活更便捷。

路平了:20余条道路修补铺装

这两天,随着区古牧地路路面铺装完成,每天都要经过这条道路的农村客运班线司机马文成说,现如今的路边宽大又平整。

道路通、百业兴。米东区委、区人民政府将搜集到的居民群众意见进行分类,决定以道路提升工程为重点,开展基础设施及环境大提升工程。

最终,米东区选定府前路、轮台路、古牧地路,稻香路、米东大道、米泉路六条主干道打造三纵三横精品示范路。按照因路制宜的原则,米东区根据道路病害情况不同而采取不同的改造措施。

全长4公里多的古牧地路是米东区人流车流最多的道路,但该路已十余年未大修。为了彻底改善路况,米东区对古牧地路路面全部更换,并按照市政道路标准重新铺装。

道路提升工程还延伸至全区全部二十余条道路,并同步实施了电缆入地及绿化管网重新铺装工程。

截至目前,米东区完成路面铺装41万平方米,绘制标志标线9.4万平方米,新增护栏19.5公路、路沿石80余公里。

人行道通了:打通所有“断头”人行道

与道路提升同步实施的,还有人行道及附属设施改造工程。

暑期来临,每天都带着12岁的儿子在米东区文化活动中心学小提琴的杨晓红发现,以前“断头”的文体中心门前人行道通了。

“五六年了,这个大铁柜子就站在人行道中间,来往行人不方便也不安全。”杨晓红说。

米东区城市管理局设施科科长顾伟伟说,他们逐一对全区阻断人行道的点位进行调研,分门别类研究解决方案,并设置台账确定解决实现。

“文化活动中心的大铁柜子是附近一处地下商业街的冷却塔,也是导致人行道断头的原因。”顾伟伟说,他们迅速与相关单位部门制定解决方案,于两周内将人行道打通。

“别看就打通了30米人行道,暖的是却是每天都从这走的人的心。”杨晓红说。

米东区共打通全区21处阻断人行道,还在道路两侧行道上安装休闲座椅300套、果皮箱350套。座椅用的是高强度防锈镀锌钢材质,果皮箱是分类果皮箱,既便民利民,也实用美观。

“人行道通了,累了有椅子坐,隔一段路还有果皮箱,方便多了。”67岁的市民赵诚意说。

停车位多了,车辆有泊位

这两天,随着稻香中路日月星城门口的停车场改建完成,饭馆老板张玉飞发现家门口车辆多了,来店里的顾客也多了。

“这个车场建起来好几年了,路砖破损的多,路面坑洼也多,没有划停车位,车辆随意乱停。”张玉飞说。提升工程中,米东区将所有道路两侧商铺门口区域进行了硬化,并将具备停车条件的区域进行画线。改造完成后,日月星城门口新划90多个停车位。

截至目前,米东区新建改建停车场十余处,累计完成停车泊位建设1.5万余个,有效缓解了停车难题。

路靓了:白天看景夜晚看灯

米东区还把道路靓化美化作为市容提升工程的重点工作,通过夜景亮化,新建景观小品、小游园等,美化城市环境,提升城市品位。

这两天,新建成的府前路中心绿地广场的景观小品,吸引了不少市民。景观小品包含观景台和慢跑道等,观景台位于广场靠近府前路正中位置,是一处占地2000余平方米的木栈道,中间是大型绿雕和大型雕塑,站在上面可以观赏广场全貌。

从观景台两侧围绕中心绿地广场是一条1公里的慢跑道。这两天,每天傍晚都在慢跑道跑步的市民沈红说,景观小品便民利民,也让家门口更美了。

按照因地制宜、合理利用的原则,米东区共建成8处观小品、3个小游园、4处庆祝建党100周年主题宣传造型。

据了解,按照突出重点、美化环境、营造氛围的原则,米东区共完成21条主要道路夜景亮化打造,以及3.6公里5000套灯光安装,新装灯饰91套,悬挂各类灯箱1100余个。

乌鲁木齐市米东区以绣花功夫实施市容提升,既让城市面貌展新颜,优化了经济发展环境,也让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提升。(米东区融媒体中心)

(责编:杨睿、马亮)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