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行沙漠戈壁 守望瀚海“駝蹤”
新疆羅布泊野駱駝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位於新疆東南部,地跨哈密市、吐魯番市和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主要保護對象為我國一級保護物種野雙峰駝及其生存環境。為了守護好這片淨土,哈密市林草局野駱駝保護區管理站的工作人員不畏艱險,常年流動駐守在保護區內,他們戰風沙、守寂寞,用一腔熱血守護著一方安寧。
10月1日上午11點左右,經過2個多小時的車程,筆者跟隨哈密市林草局野駱駝保護區管理站站長張俊才和他的同事們到達了保護區哈密轄區附近。
狹長的公路被戈壁和沙漠包圍,迎面而來的風沙呼呼作響,通訊信號隨著一路挺進逐漸消失。張俊才告訴筆者,自然保護區的面積是6.12萬平方公裡,哈密區域的面積是1.79萬平方公裡,分核心區、緩沖區和實驗區,根據保護區相關法律規定,在未經允許的情況下禁止人員和車輛進入。
“我們每周都要來3-4天,多的時候5-6天。這個保護區屬於戈壁沙漠,大風天氣基本上天天都有,還經常遇到沙塵暴,所以我們的巡護隊員一年四季都在這種條件下進行工作。”張俊才說。
近年來,哈密市聚焦環保督察反饋意見進行整改,開展礦山地質環境恢復治理,不斷健全完善制度機制,創新舉措加強巡護力度,保護區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而作為巡護單位,轄區內採礦區域生態恢復情況如何、是否存在盜採問題、轄區內野生動物棲息地、水源地是否得到有效保護等,都是哈密市林草局野駱駝保護區管理站每一次巡護工作的重點。
按照巡護行車路線,工作人員帶我們來到了今年7月份發現的一個被盜礦區。可以明顯地看到,眼前的地面被大型車輛嚴重碾壓,礦區被盜礦者肆意挖掘。
張俊才告訴我們,這幾年,哈密區域通過加強巡護和聯合執法,進入保護區盜採、穿越、撿石頭等違法行為逐年減少,但仍有一些不法分子抱著僥幸心理前來盜礦。車輛行駛壓過的痕跡將原本平坦的戈壁破壞的面目全非,令大家十分痛心。
新疆羅布泊野駱駝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哈密轄區面積大,邊界長,周邊天然屏障少,出入通道多而分散,保護難度大,近年來,除了建立健全哈密市多部門共同參與的長效機制外,哈密市林草局野駱駝保護區管理站更是加強了巡護力度。對於張俊才和同事們而言,一年365天幾乎一半以上的時間,他們都要在保護區裡度過。每到節假日,更是會增加巡護人手。
由於保護區大部分是戈壁沙漠路段,汽車行進速度較為緩慢,即使一天超過12小時行進,也隻能巡護近300公裡的范圍。為了不影響巡護進度,張俊才和同事們吃喝都在車上,餓了吃口馕餅,渴了來口礦泉水,即使是累了困了,他們都沒有停下腳步休息,而是將稀釋的風油精噴在臉上振作精神。一天下來,腰酸背疼都是常事,但對工作人員來說,每當看到鵝喉羚、狼、狐狸甚至野駱駝等野生動物在保護區自由自在的活動,他們都感到由衷的欣慰。
通過加強巡護管理力度,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野生動物數量和野生植被覆蓋度明顯增加。根據野駱駝北斗衛星遙感定位跟蹤系統監測,保護區內野駱駝數量由2019年的600峰增加到目前的680峰,其它區域野生動植物數量也明顯增多。(傅敏婕 張旭輝)
來源:哈密市融媒體中心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