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新疆頻道

北京援疆:引進精准防控技術 實現林果產業健康發展

2022年04月28日17:29 |
小字號

臨近“五一”,在新疆和田地區和田縣布扎克鄉布扎克村的核桃林裡,北京援疆干部、和田縣林業和草原局副局長徐亮正在指導村民監測並清理桶型誘捕器捕捉到的有害生物成虫,“迎戰”即將到來的卵孵化高峰期,進行藥劑精准防控。

徐亮在觀察誘芯誘捕虫子的數量。北京援疆供圖

2021年,在北京援疆資金的支持下,徐亮和他的團隊開展了“和田縣核桃有害生物綜合防控”項目,通過引進精准防控技術,使得和田縣域內核桃採收期虫害發生率比2020年降低了12.19%,控制在1.67%以下,有效避免了病虫害的擴散蔓延,極大促進了受援地林果主導產業健康發展和農民增收。

和田當地的核桃種植歷史悠久,多年來,和田縣委縣政府積極推行“龍頭企業+農村集體合作社+基地農戶”的生產經營模式,並在縣域內建成了全疆最大的核桃交易市場,實現了核桃生產-加工-銷售一體化經營,核桃產業已成為當地的主導產業。然而近些年來,有害生物導致核桃的產量與品質下降,影響了百姓收入。

“當地核桃害虫發生特點是適應繁殖能力強,世代重疊嚴重,防治難度較大。”2020年入疆伊始,徐亮就發揮自己的專業優勢,參與到和田縣的核桃有害生物防控工作中。經過大量的實地調研后,他發現和田縣核桃害虫一年內有多個世代,每個世代存在多種虫態,需要針對不同虫態及其存在位置找到有效措施,實施精准防控,才能取得好的“療效”,但當地在防治虫害的過程中未聚焦害虫發生規律,手段也相對單一,導致核桃“虫害發生率”居高不下。

為此,2021年初,徐亮申請了“和田縣核桃有害生物綜合防控”項目,並獲得了北京援疆1300萬元的資金支持。他充分協調后方資源,邀請中國科學院、北京市大興區園林綠化局等林保專家赴北京中捷四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研討如何精准監測害虫發生規律以及將昆虫信息素誘芯產品引進和田使用。同時他還邀請新疆林果首席專家阿地力·沙塔爾教授團隊來和田縣進行技術指導服務,並多次同該團隊成員深入田間地頭監測害虫發生規律。

林保專家赴北京中捷四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開展座談。北京援疆供圖

“當地核桃害虫一年發生2代,越冬代的羽化高峰期為4月下旬至5月上旬,而且4月下旬產卵於葉片,5月上旬第1代幼虫危害樹冠上層果實,6月下旬在樹干上化蛹﹔第1代成虫羽化期則為7月上旬,8月上旬產卵於果實表面,8月中旬第2代幼虫開始危害,8月下旬第2代老熟幼虫轉移到樹干化蛹﹔9月上旬第2代成虫開始羽化。”2021年全年,通過連續監測,徐亮和專家團隊逐步摸清了每個世代害虫的羽化高峰以及產卵及幼虫位置,並依據核桃害虫的發生規律,判定出防控關鍵時期及其位置,引進了生物、物理、化學手段相結合的高效措施,建立起虫害防控技術體系。

“我們採用綁扎布條誘集結合物理清園的方式清除樹干和落果上的老熟幼虫和蛹﹔利用桶型誘捕器誘殺不同世代成虫﹔化學藥劑主要用於防治卵以及剛孵化的1齡幼虫。”徐亮介紹說,除了採用“對症下藥”的方式之外,他們還要求縣域各鄉鎮加強核桃水肥管理增強樹勢、科學修剪以達到通風透光和壯枝結果的目的,通過綜合手段的利用,使得和田縣域內核桃採收期虫害發生率比2020年降低了12.19%,控制在1.67%以下,有效避免了虫害的擴散蔓延,保障了和田縣核桃主產業的健康發展。目前,和田縣的核桃產業涉及12個鄉鎮8萬多農戶,實現了畝產收入2540元,這對於鞏固當地脫貧攻堅成果,促進鄉村振興戰略順利實施具有重要的推動作用。

指導當地百姓科學配制農藥防治卵和1齡幼虫。北京援疆供圖

在為核桃“驅虫”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戰績后,徐亮和團隊成員又將目光瞄准了當地的葡萄產業。今年,通過北京援疆項目的實施,幫助和田縣色格孜庫勒鄉試點打造葡萄套袋栽培精品園、示范園,並輻射帶動全鄉葡萄種植戶採用套袋技術生產高品質果品。“和田當地風沙大,以往村民在種植葡萄的過程中管理粗放,不會應用葡萄套袋高效栽培技術。”徐亮說,引入套袋技術后,可有效提升鮮食葡萄的外觀品質,預計可實現畝產增收1000元。同時,希望借助套袋技術的推廣,引導鼓勵農戶參與葡萄精品果園運營體驗、提升內生動力,最終形成和田葡萄等林果主產業可持續健康發展。

“核桃和葡萄,都是新疆的特色農產品,作為北京援疆干部,很榮幸有機會搭建起北京與和田兩地交流的平台,將北京的先進理念和技術引入到和田,幫助農民增收。”徐亮說。(姜晶晶)

來源:北京援疆

(責編:楊睿、韓婷)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